
(1).謂言語審慎。《後漢書·張湛傳》:“及在鄉黨,詳言正色,三輔以為儀表。” 李賢 注:“詳,審也。”
(2).猶正言,直言。 宋 宋祁 《張尚書行狀》:“及司封駮,則詳言粹議,有 任傀 之沉正。”
(3).細說。《朱子語類》卷五七:“ 孟子 之意,是欲見其曲折而詳言之。”
“詳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áng yán,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釋:
言語審慎
指說話謹慎、周密。例如《後漢書·張湛傳》提到“詳言正色”,李賢注解“詳”為“審也”,即強調言辭的嚴謹性。
正言/直言
表示坦率、正直地表達觀點。宋代宋祁在《張尚書行狀》中記載“詳言粹議”,即用正直的言論參與讨論。
細說
指詳細闡述或解釋。如《朱子語類》提到“曲折而詳言之”,以及造句示例“前已詳言之矣”,均體現詳細叙述的用法。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正式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其核心含義均圍繞“語言表達的嚴謹性”展開,既可指态度審慎,也可指内容詳盡。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朱子語類》等文獻。
《詳言》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詳細地陳述、說明某件事物或觀點。它在表達時強調說話要有詳盡的言辭,以确保所要傳達的信息準确、清晰。
《詳言》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言(讠)和䇆(兒字旁/兒刀旁),共計12個筆畫。
《詳言》是由簡體漢字演變而來的,它們的繁體形式分别是“詳言”和“詳論”。簡體字和繁體字主要在書寫形式上有所區别,字義和用法一緻。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詳言”也有其他表達方式。例如在篆刻時期,可以使用類似于“詳言者”或“詳言五論”等的字樣來表示同樣的意思。
1. 請你詳言你的觀點,讓我們更好地理解。
2. 他詳細地講解了這個案件的各個細節。
1. 詳細:即使一個更加具體、詳盡的說明或解釋。
2. 詳述:詳細地陳述或叙述。
3. 言簡意赅:簡明扼要地闡明一個觀點或事物。
1. 詳盡:意思與“詳言”相似,表示詳細而詳盡。
2. 詳細:與“詳言”意思一樣,都表示對某事物或觀點的詳細描述。
1. 粗言:與“詳言”意思相反,表示不細緻、不詳盡的言辭。
2. 簡言:與“詳言”意思相反,表示簡明扼要的陳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