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厲的意思、公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厲的解釋

古代無後諸侯之鬼,為諸侯所立五祀之一。《禮記·祭法》:“諸侯為國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公厲。” 孔穎達 疏:“曰公厲者,謂古諸侯無後者,諸侯稱公,其鬼為厲,故曰公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公厲"是漢語中的一個專有名詞,特指古代中國祭祀制度中為無後嗣的諸侯所設立的祭祀對象。其核心含義和特征如下:

一、核心釋義

"公厲"指古代天子或諸侯為那些沒有子嗣繼承爵位的同族諸侯設立的祭祀神位。古人認為無嗣而亡的貴族魂魄易化為厲鬼作祟,故設壇祭祀以安撫其靈,祈求平安。該詞體現了宗法制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的祭祀原則。

二、典籍依據

  1. 《禮記·祭法》 明确記載:"王為群姓立七祀...諸侯為國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公厲。" 這是最早的系統記載,說明公厲屬于諸侯級别的官方祭祀範疇。
  2. 鄭玄注《禮記》 釋:"公厲,主殺伐之鬼。" 指出其職能與禳災除祟相關。
  3. 清代孫希旦《禮記集解》 補充:"公厲,謂古諸侯無後者。" 強調祭祀對象的身份特征。

三、文化内涵與社會功能

  1. 宗法倫理的延伸:通過祭祀消解"絕嗣"這一宗法社會中的倫理焦慮,強化血緣紐帶。
  2. 禳災機制:古人将瘟疫、災異歸因于厲鬼作祟,《左傳》載"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祭祀旨在安撫無祀之魂以維護社會安定。
  3. 等級化祭祀體系:與"泰厲"(天子立)、"族厲"(大夫立)構成三級祭祀制度,反映周代禮制的層級性。

四、現代學術認知

當代研究認為"公厲"是理解周代祭祀制度與鬼神觀念的關鍵載體。如考古發現戰國楚簡中的"太一避兵圖",印證了厲祭與禳災儀式的關聯性(李零《中國方術考》;人類學視角則将其視為通過儀式處理社會邊緣群體的文化策略(王銘銘《想象的異邦》。


參考文獻來源

  1. 《禮記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2. 鄭玄《禮記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 孫希旦《禮記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版
  4. 李零《中國方術考》東方出版社2000年
  5. 王銘銘《想象的異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網絡擴展解釋

“公厲”是一個古代祭祀相關的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公厲指古代無後代繼承的諸侯之鬼,屬于諸侯設立的“五祀”之一。這一概念源自《禮記·祭法》,其中記載諸侯需為國家設立五種祭祀對象,公厲是其中之一。

出處與背景

《禮記·祭法》明确提到:“諸侯為國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公厲。” 孔穎達對此的注解是:“公厲者,謂古諸侯無後者,諸侯稱公,其鬼為厲,故曰公厲。” 即古代諸侯若無子嗣,死後被稱為“公”,其鬼魂因無人祭祀可能化為“厲鬼”,故設立“公厲”之祀以安撫。

補充說明

  1. 五祀體系:除公厲外,五祀還包括司命(掌管命運)、中霤(住宅之神)、國門(城門之神)、國行(道路之神),共同構成諸侯國的祭祀系統。
  2. 文化意義:公厲的設立反映了古代對宗法傳承的重視,以及通過祭祀安撫無祀之鬼的宗教觀念。

注意

需區分“公厲”與“公曆”(陽曆紀年法)。後者是國際通用的曆法體系,與祭祀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

寶曆寶葉背駝不落邊際徹朗趁魚打對子谠言低攲逗哈哈惇誨負才任氣勾描滾說黃壇慧眼獨具鹄膝家大人交爵節钺句度康熙控壓款啟掠影廉撝潦草厲民滿腹牢騷迷濁摹想抨彈遣除潛初乾漠竅窦傾聽清揚入出啬養砂果審報市尺事分拾襲四出文錢思鲈蒓桃夭新婦天理昭昭通腿頭盧屯籍磑磑文集武冠香菰小拘效義下晌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