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代本的意思、代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代本的解釋

藏語譯名。舊譯“戴琫”、“戴繃”或“代奔”。原 西藏 地方政府軍職名,為四品官。 清 政府于 乾隆 五十七年規定藏軍限設三千名,代本六名,每一代本統兵五百名,沿為定制。例由貴族出身的俗官任職。1913年後, 西藏 地方政府大量擴軍,代本人數也隨之增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代本”是漢語中對藏語詞彙“མདའ་དཔོན”(拉丁轉寫:mdav dpon)的音譯,原意為“弓箭長”或“指揮官”。在曆史語境中,這一詞彙特指西藏地方政府(噶廈)的軍事官職,其職責包括統領地方軍隊、管理轄區行政事務及維護地方治安。據《藏漢大辭典》記載,代本一職最早可追溯至18世紀清朝治藏時期,每名代本統轄約500名士兵,構成西藏地方武裝“代贲”的基本單位。

清代文獻《衛藏通志》提到,代本官職等級為四品,受駐藏大臣與噶廈雙重管轄,需定期向中央政府彙報邊境防務。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代本制度隨舊政權一同廢止,成為曆史術語。現代學術研究中,該詞常出現在藏學著作如《西藏曆史文化辭典》中,用以分析西藏封建農奴制時期的軍政結構。

在文學應用方面,當代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塵埃落定》曾通過代本角色的藝術塑造,反映西藏近代社會變革,這一用法被《民族文學研究》期刊列為藏語借詞漢語化的典型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

“代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1. 漢語成語含義
    由“代”(代替)和“本”(本人)組成,指以他人名義或身份行事的行為。例如代替他人發言、處理事務等。其結構為“動詞+名詞”,使用場景多與代理、替代相關。

  2. 藏語譯名(曆史官職)
    源自藏語音譯,舊稱“戴琫”“代奔”等,是清代至民國時期西藏地方政府的軍職名稱:

    • 等級:四品官,通常由貴族出身的俗官擔任。
    • 職能:乾隆年間規定每名代本統領500名士兵,全藏共設6名代本;1913年後隨軍隊擴編,代本人數增加。

區分提示:現代漢語中若使用“代本”,通常指代他人行為的成語;涉及曆史或藏文化時,則可能指向軍職。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邊區賓座玻璃絲參加者殘榼騁馳吃飛利楚岑綽态村貧帝紀都知短論頓毂惡事鳳胫粉繪宮燭廣陵散絕紅繖降侑京哈鐵路荊聶激貪厲俗糾捩基岩鋗玉具保舉大計句式靠歇窺勘連最流魚蠻蠻毛尖梅鹵門賓邈志秣飼腦頭拟捍牛高馬大陪哭啟導秦正任使沙洲舍近謀遠沈着事功之學樹幟四民踢登停留蜓翼舞蹈相率枭猛蟹眼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