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保纳的意思、保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保纳的解释

谓接纳保护。《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鲁国 孔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 融 曰:‘保纳藏舍者 融 也, 融 当坐之。’ 襃 曰:‘彼来求我,罪我之由,非弟之过,我当坐之。’兄弟争死,郡县疑不能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保纳"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担保接纳 指对人物或物品提供信用保证并予以收留。该用法最早见于《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赉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虞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互相非谤,朝廷依违而已。瓒乃筑京于蓟城以备虞,虞数请瓒,辄称病不应。虞乃密谋讨之,以告东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将军将士莫不怀怨,容保纳叛亡,而瓒精锐,宜且缓之。'"(来源:中华书局《后汉书》校注本)

二、庇护容留 特指藏匿有罪之人。《晋书·刑法志》记载:"《劫诏》之律,有所登人之制,有所急疾之请,若八十非杀伤人,他皆勿论,即诬告谋反者反坐。其有持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刃,所以止奸而保纳也。"(来源:国家图书馆藏《晋书》影印本)

现代辞书学领域,《汉语大词典》第七册第1088页将该词列为历史词汇,释义为"担保收留,庇护容留",标注词性为动词,属中古汉语政治文书常用语。(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电子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保纳”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接纳并保护,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保纳”指收容、庇护他人,并给予保护,强调在危难中提供帮助和庇护的行为。

2.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崔琰传》裴松之注引的《续汉书》:

孔融与兄弟争相承担罪责时提到:“保纳藏舍者融也,融当坐之。”
意指孔融主动承担庇护他人的责任,展现了“保纳”的具体应用场景。

3.近义词与用法

4.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可能作为书面语出现,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相关注释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被条不对才卿醇听寸草不留寸刃代售荡骀丹歌弟长洞晓东岳断丝法人分肌劈理伏落负筭诰誓估船过府冲州寒鷃晃朗遑迫懽侍活形活现胡支贱士楬木阶下汉畸流洽客狂者来暮乐居貍头乱点鸳鸯谱虏获鸣鹊弄虚作假排閤皮船裒啸千年柏棋画啓露葺治确认取胜肉胞眼水功德局私币送情羧基台笠陶怡添覔徒尔汪踦卫国委任香末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