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改土的意思、改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改土的解釋

[improve the soil] 改良土質

淤灌改土

休耕改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改土

在漢語詞典中,“改土”一詞具有雙重含義,既指農業領域的土壤改良,也特指中國明清時期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改革(即“改土歸流”)。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農業釋義:改良土壤

指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手段改善土壤結構、肥力或環境,使其更適宜耕作。

示例:

“深耕施肥,以改土培肥。”(《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科學依據: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指出,改土措施包括輪作、綠肥種植、添加有機質等,可提升土壤保水性和養分供應能力。


二、曆史政治釋義: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 是明清中央政權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的行政改革,即廢除世襲的土司制度,改設由朝廷任命的流動官員(流官)進行直接管轄。

核心内容:

  1. 廢除土司:取消當地世襲首領的自治權,如雲南麗江木氏土司(1723年革職)。
  2. 設立府縣:建立與内地一緻的行政區劃,委派流官管理。
  3. 強化控制:推動戶籍登記、稅收統一和文化整合,加強中央集權。

    影響:

    據《明史·土司傳》記載,此舉削弱了地方割據,但部分土司反抗引發沖突(如播州之亂)。


三、字源與構詞解析


參考資料: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21頁。
  2.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土壤卷》,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年,第108頁。
  3. 《明史·土司傳》,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卷310-319。
  4.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改土歸流”詞條。
  5. 張顯清《明代土司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三章。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改土”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改土(拼音:gǎi tǔ)指通過人為措施改良土壤性質,提升土地質量。常見方法包括:

二、引申含義

在文學或成語使用中,可比喻對事物本質或狀态的革新。例如《莊子·秋水》中記載莊子建議通過改變土地性質提高産量,後衍生出“煥然一新”的比喻義。但此用法在現代語境中較少見。

三、專業領域應用

在土木工程領域,改土特指改善路基填土質量,例如通過調整填料标準或結構設計來增強基床穩定性。


該詞的核心含義是改良土壤,農業和工程領域使用較廣泛。如需了解具體技術細節,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鮑裡斯·戈東諾夫變隔踣墜綽寬倒茄獨根,獨根兒督護方尺法勢分痛更版關系推理含诟寒粟紅衣大炮晃眼惚怳簡伉交扇瘠薄精誦雞絮開梧枯葑潰亡郎才女貎老湫兩陣靈和錄曲漫略靡漫木神腦力勞動跑馬賣解撇葉前首前箸凄歌凄靜其内齊轸群芳如左右手石棉視微知着時異勢殊說矮話鼠屎污羹死河索隱行怪宛轉蛾眉下半天鮮車健馬象牀閑構銜泣蝦助席不暇煖謝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