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文辭模糊簡略。《宋書·武帝紀下》:“自頃或總稱參詳,於文漫略。”《宋書·徐湛之傳》:“而臣兒女近情,不識大體,上聞之初,不務指斥,紙翰所載,尤復漫略者,實以兇計既表,逆事歸露。”
“漫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文辭模糊簡略,多用于描述文字表達不夠清晰或内容簡略的情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由“漫”和“略”組成:
文獻例證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如《宋書》中兩處記載:
使用場景
通常用于批評性語境,如指出文書、記載或言辭的不足,需結合具體内容補充細節或修正表述的嚴謹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漢語詞彙的用法,可參考《宋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的釋義。
《漫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概括、概述。常用來形容對某一事物進行簡要而全面的描述。
《漫略》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 「漫」的部首是「氵」,總筆畫13畫。
- 「略」的部首是「田」,總筆畫11畫。
「漫略」這個詞最早出現于《爾雅》,《爾雅》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詞典。在漢語中,「漫略」又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如《史記》、《漢書》等曆史著作中頻繁出現。
「漫略」的繁體字為「漫略」,拼音為「màn lüè」。
在古代,「漫略」的字形并不完全相同,字形演變了很多次。根據漢字的發展和變化,古代的書法家根據不同的時代和流派,對「漫略」進行了多種不同的書寫形式。
1. 他用簡短的篇幅給出了整個曆史事件的漫略描述。
2. 這本書是對這個時期背景的漫略概括,你可以參考一下。
1. 漫長:形容時間或路途非常長。
2. 漫畫:用圖畫和文字表現故事情節的藝術形式。
3. 略微:稍微。
1. 梗概:對事物要點的簡明概括。
2. 概述:對内容進行簡要的總結說明。
詳述:對内容進行詳細而全面的叙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