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符祝的意思、符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符祝的解釋

同“ 符呪 ”。《後漢書·劉焉傳》“不置長吏,以祭酒為理,民夷信向” 李賢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太平道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道思過,因以符水飲之。” 宋 蘇轼 《贈眼醫王生彥若》詩:“常疑子善幻,他技雜符祝。” 清 焦循 《憶書》卷二:“鍊筆録之術,相傳以前輩能文者一人為主,齋戒持符祝四十九日,其鬼即來附於腕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符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涉及道教及民間信仰中的儀式行為,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發音:fú zhù
核心含義:指通過符咒(道教符號)與祝禱(祈福儀式)相結合的方式,實現驅邪、治病或祈求庇佑的宗教行為。


二、詞源與曆史背景

  1. 出處考證

    • 最早見于《後漢書·劉焉傳》,記載東漢時期太平道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道思過,因以符水飲之”。
    • 宋代蘇轼在《贈眼醫王生彥若》詩中提到“他技雜符祝”,暗指符祝與醫術結合的現象。
  2. 詞素解析

    • 符:道教符咒,以圖形或文字為載體,被認為具有超自然力量。
    • 祝:祝禱儀式,通過特定語言或動作向神靈祈願。

三、應用場景與功能

  1. 宗教儀式
    用于道教驅邪、治病,如《典略》記載的“符水療法”,需病人反思過錯并飲用符水。
  2. 文學隱喻
    清代文獻中提及“持符祝四十九日”可招鬼神附體,反映古人對符祝神秘力量的想象。

四、相關術語辨析


五、權威性說明

以上解析綜合了《後漢書》、蘇轼詩作等古籍記載,并參考了漢典及現代詞典釋義。部分低權威網頁(如、5)内容與其他來源重複,已進行篩選合并。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符祝》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符祝》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由兩個字組成。《符》指的是能夠帶來好運或驅除邪氣的符咒或護身物品,而《祝》則表示祝福、祈禱或祝願。因此,《符祝》的意思可以理解為通過使用符咒或護身物品來祈禱或祝福。 拆分部首和筆畫: 《符祝》的第一個字《符》的部首是“竹”字旁,它有12個筆畫。而《符祝》的第二個字《祝》的部首是“示”字旁,它有9個筆畫。 來源: 《符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巫術和祭祀信仰。人們相信通過制作或佩戴具有神力的符咒或護身物品,可以保護自己免受邪惡力量的侵害,并獲得好運和祝福。 繁體: 《符祝》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符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有時候《符祝》這個詞也會以不同的形式書寫。例如,《符》字的古代變體可能是“蔔十豐舟”,而《祝》字的古代變體可能是“示炷一貝”。 例句: 1. 他佩戴了一個符祝,希望能夠保持平安和健康。 2. 她向神龛上的符祝祈求幸福和好運。 3. 這個符祝傳統上被認為具有驅邪的力量。 組詞: 一些與《符祝》相關的組詞有:符咒、護身符、祈禱、祝福、驅邪等。 近義詞: 一些與《符祝》近義的詞語有:護身、福澤、祝願、祈福等。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而有所變化。在這個情況下,暫時找不到明确與《符祝》反義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