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符祝的意思、符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符祝的解释

同“ 符呪 ”。《后汉书·刘焉传》“不置长吏,以祭酒为理,民夷信向” 李贤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道思过,因以符水饮之。” 宋 苏轼 《赠眼医王生彦若》诗:“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 清 焦循 《忆书》卷二:“鍊笔録之术,相传以前辈能文者一人为主,斋戒持符祝四十九日,其鬼即来附於腕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符祝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 基本释义 符祝由“符”与“祝”组合而成。《汉语大词典》记载,“符”指古代道士书写的神秘图形或文字,具有驱邪祈福功能;“祝”则指祷告辞或咒语。二者结合后特指古代宗教仪式中配合符箓使用的祝祷文辞。

2. 历史演变 据《辞源》考释,符祝最早见于汉代文献,与道教方术密切相关。其形态包含符箓文字与口诵祝文的双重结构,在《后汉书·方术传》中已有“画符祝水”的记载,说明该词在东汉时期已具备成熟的仪式功能。

3. 文化关联 《中国道教史》指出,符祝在古代医疗、祭祀、军事等领域均有应用。如葛洪《抱朴子》所述,符祝可通过“朱书桃木”与特定咒语配合,形成完整的禳灾体系,这一用法在唐代敦煌文书中仍有实物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符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涉及道教及民间信仰中的仪式行为,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发音:fú zhù
核心含义:指通过符咒(道教符号)与祝祷(祈福仪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驱邪、治病或祈求庇佑的宗教行为。


二、词源与历史背景

  1. 出处考证

    • 最早见于《后汉书·刘焉传》,记载东汉时期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道思过,因以符水饮之”。
    • 宋代苏轼在《赠眼医王生彦若》诗中提到“他技杂符祝”,暗指符祝与医术结合的现象。
  2. 词素解析

    • 符:道教符咒,以图形或文字为载体,被认为具有超自然力量。
    • 祝:祝祷仪式,通过特定语言或动作向神灵祈愿。

三、应用场景与功能

  1. 宗教仪式
    用于道教驱邪、治病,如《典略》记载的“符水疗法”,需病人反思过错并饮用符水。
  2. 文学隐喻
    清代文献中提及“持符祝四十九日”可招鬼神附体,反映古人对符祝神秘力量的想象。

四、相关术语辨析


五、权威性说明

以上解析综合了《后汉书》、苏轼诗作等古籍记载,并参考了汉典及现代词典释义。部分低权威网页(如、5)内容与其他来源重复,已进行筛选合并。

别人正在浏览...

白体鲍庾比武憯急得马生灾典边鼎折覆餗嶞嶞多多益善反状躬冒矢石刮脸皮古文海盖含孝横草不动,竖草不拿怀黄握白獾脯荒浪花心假分数讲好家庆浄住舍巾帤稽疑送难捐资躹躬骏步愧艴魁殊硠硠懒中散临明离酌眉弓梦肠模范模糊俳说千条万绪碛卤青釉料亲衞穷疾宂辑杀坏尚方仗沈范身心交瘁食案天缘凑合贴例偷汉玩习惟日不足汙坏武秀才乡义懈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