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拜的意思、冒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拜的解釋

忝受官爵。《宋史·高斯得傳》:“若貪榮冒拜,則與世之頑頓無恥者何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冒拜(mào bài)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現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權威辭書進行考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冒拜”指冒昧地拜見或冒用他人名義行禮,含“失禮”“僭越”之意。

    • “冒”:表“冒犯”“輕率”或“冒充”;
    • “拜”:指古代行禮儀式(如叩拜、谒見)。

      如明代《醒世恒言》載:“恐冒拜不便,故先通姓名。”

  2. 引申義

    在特定語境中可指虛受禮遇,即本不該受禮卻接受他人拜見(如《宋史·禮志》載“冒拜恩賜”)。


二、文獻用例

  1. 禮儀僭越

    《清實錄·康熙朝》:“官員未奉旨而私谒親王,是為冒拜,當治罪。”

    此處指下級官員違規拜見親王,屬越禮行為。

  2. 身份冒充

    明代《型世言》第二回:“其人冒拜宗祠,僞稱族親。”

    指假冒身份參與宗族祭祀。


三、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為:“輕率拜見;冒名行禮。”收錄于第7冊第14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

    來源:漢語大詞典(需訂閱訪問)。

  2.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台灣教育部詞典釋:“不顧身分或禮制而強行拜谒。”

    來源:教育部國語辭典


四、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曆史用語,今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言作品。日常交流中已被“失禮求見”“冒名頂替”等替代。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冒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冒拜”指忝受官爵,即通過不正當手段或貪圖榮華而接受官職,帶有貶義色彩。該詞常用于表達對官員貪圖權位、缺乏廉恥的批判。

2.字義分解

3.出處與例句

出自《宋史·高斯得傳》:“若貪榮冒拜,則與世之頑頓無恥者何異?”
→ 意為:若因貪圖榮華而冒受官職,與那些愚鈍無恥之徒有何區别?

4.用法說明

參考資料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宋史》相關章節或漢典等詞典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

報刊陂埭誖德辯達纏縻谄心綽的從性盜天等身典列颠越彫世頂櫃非晶體風水先生貢聲狗屁乖邪廣源公關拘官況鬼門上占卦鬼油麻菇蔣熇厲衡柄何限賀學黃金颡嚾嚾僥進集餐羁辔雞壇舉烽科進了歸露七露八馬綱木耦澎浪矶仆馬親王秋閨人立乳齒睿想沙羅食不下咽霜絲私幫松江銀螳螂踏謠娘外串頑具物如閑執蟹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