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中仙人名。通稱 龍威丈人 。相傳 吳王 阖闾 遊 禹山 ,遇 靈威丈人 入 洞庭 取 禹 藏書卷。見《河圖緯》。 明 袁宏道 《玉京洞》詩:“海可通,江可涉, 靈威丈人 難再得。” 錢伯城 箋校:“ 吳郡 本、 小修 本此句作‘ 靈威 逝矣仙衢滅’。”參見“ 靈威 ”。
“靈威丈人”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名,其含義及相關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最早見于緯書《河圖緯》,指代一位通稱“龍威丈人”的仙人。相傳春秋時期吳王阖闾在禹山遊曆時,曾遇到靈威丈人進入洞庭湖取大禹所藏的典籍。這一傳說體現了古代對仙人尋訪秘典、溝通天地的想象。
文化典故
明代文人袁宏道在《玉京洞》詩中寫道:“海可通,江可涉,靈威丈人難再得”,以表達對仙人蹤迹難尋的感慨。另有高啟《姑蘇雜詠》提及“靈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進一步将其與符箓、道術相關聯。
别稱與簡稱
該仙人亦被稱作“龍威丈人”,而“靈威”一詞在古籍中有時作為其簡稱出現(如陸雲《答兄平原》詩)。
文獻記載特點
相關描述多源于緯書和詩詞,具有神話色彩,未見于正史記載。現代《漢典》《百度百科》等工具書均沿用傳統文獻解釋。
如需查看更多原始文獻例證,可參考《河圖緯》、袁宏道《玉京洞》等古籍,或通過權威詞典平台獲取完整釋義。
《靈威丈人》是一個成語,表示一個人擁有超凡的能力和威望,在某個領域裡具有卓越的才智和力量。
《靈威丈人》的拆分部首是火和大,它們分别是火的部首和大的部首。
《靈威丈人》的總筆畫為13劃。
《靈威丈人》這個詞的來源目前尚不清楚。
在繁體字中,可以寫作《靈威丈人》。
在古代,漢字《靈威丈人》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由于無具體的曆史記錄,我們無法确定其古代寫法。
1. 他就像是個《靈威丈人》,在科學領域有着超凡的才智。
2. 那位表演家無疑是一個《靈威丈人》,他以他的天賦和技巧征服了觀衆。
靈威、威嚴、丈人鄉、人世、世人、人間
英雄、豪傑、能人、大師、高手
凡夫俗子、庸人、平庸、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