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公的意思、明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公的解釋

舊時對有名位者的尊稱。《東觀漢記·鄧禹傳》:“明公雖建蕃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 唐 元稹 《酬李十六》詩:“明公将有問,林下是靈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得明公提攜,萬千之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明公”是漢語中的一個傳統敬稱,主要用于對有名望、地位或官職者的尊稱,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明公”由“明”(明辨是非、洞察事理)和“公”(公正無私)組成,原指公正無私且明察秋毫的官員或賢士。後逐漸演變為對高位者、尊貴人士的泛稱,帶有敬意與恭維意味。


詳細解釋

  1. 核心意義
    指代有德行、地位或權力的人,強調其公正與智慧。例如:

    • 《東觀漢記》中記載:“明公雖建蕃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此處“明公”指功勳卓著的官員。
    • 《三國演義》中多用于稱呼君主或重臣,如“天子認劉備為叔,恐無益于明公”(第三十九回)。
  2. 曆史用法

    • 官員尊稱: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對縣令、重臣的稱呼。
    • 文學敬語:在詩詞、小說中用于表達對人物的敬重,如唐代元稹《酬李十六》:“明公将有問,林下是靈龜”。
  3. 適用場景

    • 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多用于下屬對上級、晚輩對長輩的對話。
    • 現代已不常用,但可出現在曆史研究、古典文學分析等語境中。

相關辨析


“明公”是一個兼具德行與地位的敬稱,常見于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三國演義》等古典作品,或查閱《東觀漢記》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公

明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包括“明”和“公”兩個字。下面将進一步解釋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詞義解釋

明公是指公正、明理的人。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行事光明磊落、始終秉公執法的精神風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明字的部首是日,它的右邊是月。明字總計有八畫。

公字的部首是八,它的右邊是厶。公字總計有四畫。

來源和繁體寫法

明公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在繁體中,明字的寫法保持不變,“公”字的繁體寫法為「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明字的寫法為「日月(月在上面)」,公字的寫法為「八厶」。

例句

1. 他是個明公正義的法官,不受任何賄賂的影響。

2. 那位領導深受群衆喜愛,因為他總是以明公的态度處理問題。

組詞

明理、明智、公正、公平

近義詞

公正、光明正大、正直、義正詞嚴

反義詞

不義、黑暗、不公、不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