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負圖的意思、負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負圖的解釋

(1).背負《河圖》。傳說聖主出,有龍馬龜鳳等背負傳授天命的圖文以獻。這是古代谶緯家為宣揚君權神授而編造的。《春秋運鬥樞》:“﹝ 舜 ﹞與三公諸侯臨觀于 河 ,黃龍五采負圖出置 舜 前。” 唐 丁澤 《龜負圖》詩:“天意将垂象,神龜出負圖。” 宋 蘇轼 《起伏龍行》:“當年負圖傳帝命,左右 羲軒 詔神 禹 。” 王文诰 輯注:“﹝《河圖挺佐輔》:﹞ 洛 出龜書以賜神 禹 ,《洪範》是也。”

(2).據《漢書·霍光傳》載: 武帝 年老,欲立少子 弗陵 為嗣,命大臣輔之。察羣臣唯 光 任大重,可屬社稷。乃使黃門畫者畫 周公 負 成王 朝諸侯以賜 光 ,曰:“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後遂為受先帝遺命輔佐幼帝的典實。《後漢書·朱浮周章等傳論》:“ 周章 身非負圖之託,德乏萬夫之望,主無絶天之舋,地有既安之埶,而創慮於難圖,希功於理絶,不已悖乎!”《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吾身受顧命,輔相幼主,竊自揆度,才非 博陸 而受 姬公 負圖之託,懼忝丞相輔 漢 之政,恐損先帝委付之明,是以憂慚惶惶,所慮萬端。”《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武皇 晏駕,寄深負圖。” 呂向 注:“寄深負圖謂授命輔少帝已。負圖者,負託帝圖以朝百辟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負圖”作為漢語詞彙,主要有兩種不同語境下的解釋,需結合曆史典故和現代語義進行區分:

一、現代常用語義(負面意象) 指畫面或形象傳遞的消極影響,常被引申為帶有負面暗示的視覺内容。該釋義中“負”表負面,“圖”指圖像,強調視覺元素對心理的負面影響。

二、古代曆史典故

  1. 祥瑞天命說
    源自谶緯傳說,指龍馬、神龜等靈獸背負《河圖》《洛書》獻給聖主,象征天授君權。如《春秋運鬥樞》載舜觀河時黃龍負圖出現,蘇轼詩中亦用此典喻天命傳承-。

  2. 輔政托孤典
    出自《漢書·霍光傳》,漢武帝賜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給霍光,喻托孤重任。後“負圖”衍生為受先帝遺命輔佐幼主的代稱,如《後漢書》評價權臣時引用此典-。

使用建議
現代語境多采用第一類釋義,涉及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時需結合具體典故。若需深入考據古代用法,可查閱《漢書》《河圖》相關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了解《負圖》的意思、來源以及相關内容

《負圖》(fù tú)是一個詞組,由“負”和“圖”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字典中,“負”字的部首是“貝”,總共有11畫;“圖”字的部首是“囗”,總共有7畫。

來源

《負圖》一詞的來源具有多個含義,可以根據具體上下文來理解。常見的意義有:

  1. 指責或譴責某人的言行,批評他人的行為不當。
  2. 暗指某人做錯事或處在不利的境地中。
  3. 描述一種無關緊要或無用的事物,形容事物的負面屬性。

繁體字

《負圖》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負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還存在不同的寫法。然而,這些寫法與現代用法有所不同,現代漢字書寫更加規範統一。

例句

1. 他總是對别人的缺點指指點點,充滿了負圖之氣。

2. 雖然事情變得不妙,但我們沒有時間浪費在負圖上。

組詞

根據《負圖》的意思,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近義詞與反義詞

與《負圖》相關的近義詞包括:

反義詞則可以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