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樹的意思、蚍蜉撼樹的詳細解釋
蚍蜉撼樹的解釋
見“ 蚍蜉撼大樹 ”。
詞語分解
- 蚍蜉的解釋 一種大螞蟻詳細解釋.大蟻。《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 漢 鄭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蟲耳,時術蚍蜉之所為,其功乃復成大垤。” 唐 孟郊 《吊盧殷》詩之四:“可憐無子翁,蚍蜉緣病肌。”
- 樹的解釋 樹 (樹) ù 木本植物的通稱:樹木。樹林。樹大根深(喻勢力大,根基牢固)。 種植,培育:樹藝(“藝”,種植)。樹荊棘得刺,樹桃李得蔭。 立,建立:樹立。樹敵。 量詞,相當于“株”、“棵”:一樹梅花。
網絡擴展解釋
“蚍蜉撼樹”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讀音與字義
- 讀音:pí fú hàn shù
- 字義:
- 蚍蜉:一種體型較大的螞蟻。
- 撼:搖動。
- 樹:泛指高大的樹木。
字面意思是大螞蟻試圖搖動大樹,比喻力量微弱卻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
二、出處與背景
- 出處:唐代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背景:韓愈借此諷刺當時文人貶低李白、杜甫的成就,批評他們如同螞蟻撼樹般不自量力。
三、比喻義與用法
- 比喻義:形容人自不量力,試圖以渺小的力量對抗強大的對手或事物。
- 用法:
- 多作貶義,用于批評盲目自信或高估自身能力的行為。
- 語法結構為主謂式,可作主語、謂語或賓語(例:“這種行為簡直是蚍蜉撼樹”)。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螳臂當車、以卵擊石、不自量力。
- 辨析:
- “螳臂當車”側重自取滅亡,“蚍蜉撼樹”強調不自量力。
- 反義詞:量力而行、泰山壓卵、摧枯拉朽。
五、示例與延伸
- 示例:
- 韓愈詩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形容小國挑釁大國:“這種挑釁無異于蚍蜉撼樹。”
- 延伸思考: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力量懸殊”的哲學認知,警示人應理性評估自身能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背景,可參考韓愈《調張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蚍蜉撼樹》的意思
《蚍蜉撼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微不足道的力量試圖攻擊強大的力量,形容力量懸殊。
拆分部首與筆畫
《蚍蜉撼樹》由蚍(蟲部)蜉(蟲部)撼(手部)樹(木部)四個字組成。
蚍字的部首是蟲部,共7畫;蜉字的部首也是蟲部,共9畫;撼字的部首是手部,共9畫;樹字的部首是木部,共8畫。
來源與繁體
《蚍蜉撼樹》來源于《孟子·離婁上》:“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力。”
繁體字為蚍蜉撼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蚍蜉撼樹》的寫法并無太大差異,常見的變化是字形的簡化和書寫風格的改變。
例句
他們的企圖就像蚍蜉撼樹,根本無法對抗我們的力量。
組詞
蚍蜉撼山、蚍蜉撼海、蚍蜉撼輪、蚍蜉撼天等。
近義詞
蝼蟻争誇、軟卧硬房、千裡鵝毛等。
反義詞
力敵千鈞、力挽狂瀾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