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該的意思、兼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該的解釋

亦作“ 兼賅 ”。兼備,包括各個方面。 漢 揚雄 《交州牧箴》:“大 漢 受命,中國兼該。”《隋書·音樂志上》:“ 漢 雅樂郎 杜夔 ,能曉樂事,八音七始,靡不兼該。”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二》:“見其條理詳明,言詞愷切,民情吏習,罔不兼該。”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二:“清操亮節,體用兼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兼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ān gāi,其核心含義為“兼備,包括各個方面”。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
    指同時具備或涵蓋多個方面的内容,強調全面性與綜合性。例如《隋書·音樂志上》提到“八音七始,靡不兼該”,即指音樂涵蓋所有音律和形式。

  2. 詞源

    • “兼”:本義為“一手持兩禾”,引申為同時涉及或加倍(如“兼程”“兼聽則明”)。
    • “該”:通“赅”,表示完備、全面(如“言簡意赅”)。兩字結合後,強調“全面覆蓋”的語義。

二、文獻用例

  1. 古代典籍

    • 漢代揚雄《交州牧箴》:“大漢受命,中國兼該。” 指國家治理涵蓋所有領域。
    • 清代梁章鉅《退庵隨筆》提到“民情吏習,罔不兼該”,形容為官者需兼顧多方事務。
  2. 近義詞
    包括“兼赅”“兼備”“兼容并包”等,均強調綜合性與包容性。


三、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兼該”較少單獨使用,更多以近義詞如“兼顧”“統籌”替代。但在學術或文學領域,仍可用于表達“全面涵蓋”之意。例如:“這部著作史料詳實,論證兼該。”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兼”和“該”的字源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兼該》的意思

《兼該》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湊巧”、“正好”或者“偶爾”。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兼該》的部首是“丷”。它的總筆畫數為6。

來源

《兼該》的字義源自于古代漢語詞彙,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對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觀察和總結。

繁體

《兼該》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兼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不同的變體形式。《兼該》在古代文字中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一些細微的差别。

例句

1. 我今天正好兼該去買東西。

2. 他兼該來的時候我們正在讨論這個問題。

組詞

兼顧、分兼、兼任、兼具、兼容并蓄等

近義詞

巧合、湊巧、恰巧

反義詞

有意、故意、刻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