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驚懼而聳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蠍客》:“忽覺心動,毛髮森悚,急告主人曰:‘傷生既多,今見怒于蠆鬼,将殺我矣,急垂拯救。’”
“森悚”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森悚”形容恐怖、可怕的景象或感受,常讓人産生毛骨悚然的感覺。它由“森”(樹木茂密,引申為陰森)和“悚”(恐懼)組成,字面可理解為“陰森到令人恐懼”。
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寫道:“忽覺心動,毛發森悚”,生動刻畫了角色因殺戮過多而遭鬼魂報複前的恐懼。
總結來看,“森悚”既可用于描述客觀環境的恐怖,也可表達主觀的驚懼感受,常見于文學或口語中增強畫面感和情緒張力。
《森悚》(sēn sǒng)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害怕、恐懼的感覺。它常用于形容環境陰森恐怖,使人感到心驚膽戰的情境,通常與恐怖、幽暗、不安等詞語連用。
《森悚》的部首組成是木(mù),悚(sǒng)。
《森》的筆畫數為12畫,部首為木,讀音為“sēn”,形容樹木繁茂、森林郁閉之意。
《悚》的筆畫數為11畫,部首為心,讀音為“sǒng”,形容内心恐懼、害怕之意。
《森悚》一詞起源于現代漢語,沒有繁體字形式。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所以《森悚》這個詞在古代的書寫形式也有所變化。
例如,《森》在古代的寫法為“森林”,強調樹木繁茂的意象。
而《悚》在古代的寫法為“悚懼”,形容内心恐懼、害怕的情緒。
1. 當我走進那片古老的森林時,我感到一陣森悚的氣息。
2. 深夜裡,屋外傳來的沙沙聲讓我感到森悚無比。
1. 森林 2. 森寒 3. 森嚴 4. 悚然 5. 悚心 6. 悚然一懼
近義詞:
1. 恐怖
2. 陰森
3. 憂慮
反義詞:
1. 安祥
2. 歡愉
3. 安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