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的意思、害群的詳細解釋
害群的解釋
亦作“ 害群 ”。指危害公衆的人。《魏書·高6*句6*麗傳》:“卿宜宣朕旨於卿主,務盡威懷之略,揃披害羣,輯寧東裔,使二邑還復舊墟,土毛無失常貢也。”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害群應自懾,恃法固須平。”
詞語分解
- 害的解釋 害 à 有損的,與“益”相對:害蟲。害鳥。 引起災難的人或事物,壞處:害處。禍害。災害。為民除害。 使受損傷:害人。損害。傷害。危害。 發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發生不安定情緒:害羞。害怕。 殺死:殺害。遇害。 妒忌:“上官大夫與之同列,争寵而心害其能”。 利益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群的解釋 群 ú 相聚成夥的,聚集在一起的:群島。群山。群書。群芳。群居。群落(?)。群集。群雕。群蟻附膻(許多螞蟻附着在有膻味的東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趨炎附勢,追逐私利)。 衆人:群衆。群情。群雄。群策群力。群威群膽。 量詞,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群孩子。 筆畫數:; 部首:羊;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害群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害群”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危害群體或公衆利益的人,常與“之馬”連用為成語“害群之馬”,比喻集體中具有破壞性、負面影響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害”指損害、危害,“群”指群體、集體。合起來指對群體造成危害的人或行為。
- 現代用法:多用于形容組織、團隊或社會中破壞團結、損害整體利益的個體,如“清除害群之馬”。
2.曆史出處
- 古代文獻:最早見于《魏書·高句麗傳》中“揃披害羣”的記載,意為鏟除危害群體的人。
- 詩詞引用:唐代岑參《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有“害群應自懾”一句,強調對危害群體的行為需加以震懾。
3.相關成語與用法
- 害群之馬:最常見的搭配,源自《莊子·徐無鬼》,比喻危害集體的成員。例如:“公司需及時處理害群之馬,以維護團隊效率”。
- 近義表達:如“害人先害己”“病民害國”等,均強調負面行為對群體的影響。
4.現代語境中的擴展
- 社會管理:常用于強調維護集體利益的重要性,如“規範行業行為,清除害群之馬”。
- 教育領域:指代破壞班級或學校秩序的學生,需通過引導或懲戒糾正其行為。
5.辨析與注意
- 單獨使用:“害群”單獨成詞的情況較少,多作為成語的一部分出現。
- 情感色彩:含明顯貶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魏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害群
《害群》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害”和“群”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害”的拆分部首是宀,它的筆畫數是它的拆分部首宀的總筆畫數加上它自身的筆畫數,即宀的3畫加上它自身的5畫,總共8畫;而“群”的拆分部首是羊,它的筆畫數是羊的3畫加上它自身的13畫,總共16畫。
來源
《害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它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其餘自以為得一善者,不可與害也。”意思是說,對于那些自以為有一點好處的人,不能與他們合作,以免對整個團體造成傷害。
繁體
《害群》的繁體字是「害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據我所知,古代《害群》的寫法與現代相似。
例句
1. 這個人做事不講規矩,總是害群之馬。
2. 你的行為已經讓整個團隊蒙羞,太害群了!
組詞
害處、害怕、害羞、害蟲、害人不淺
近義詞
損害、傷害、禍害、壞處、害處
反義詞
有益、受益、有利、獲益、好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