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害群的意思、害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害群的解釋

亦作“ 害群 ”。指危害公衆的人。《魏書·高6*6*麗傳》:“卿宜宣朕旨於卿主,務盡威懷之略,揃披害羣,輯寧東裔,使二邑還復舊墟,土毛無失常貢也。”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害群應自懾,恃法固須平。”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害群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害群”的漢語詞典釋義

“害群”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貶義色彩的詞彙,通常指危害群體利益、破壞集體團結的人或行為。其核心含義源于成語“害群之馬”,比喻對整體産生負面影響、損害集體利益的個體。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指對群體(如團隊、社會、組織)造成損害的行為或個體。
    • 引申義:強調破壞整體和諧、阻礙集體發展的負面作用,常用于批評自私自利或行為失範者。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2. 語境應用

    • 行為層面:如散播謠言、破壞規則、制造矛盾等損害集體利益的行為。
    • 人物指代:形容缺乏責任感、為私利犧牲集體的人(例:“他是團隊中的害群之馬”)。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二、詞源與典故

“害群”最早見于《莊子·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後演化為“害群之馬”,比喻危害群體的個體。

典故出處:

黃帝在具茨山訪賢途中迷路,遇牧馬童子。童子答治國如牧馬,“去其害馬者”(剔除害群之馬),點明治理需清除危害整體的因素。

來源:《莊子·外篇·徐無鬼》(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現代用法與示例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害群”為“危害群體”,強調其貶義屬性及社會危害性。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以“害群之馬”為詞條,釋義為“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解析“害”字本義為“損傷”,引申為“妨礙、危害”。

(注:因線上詞典鍊接需訂閱訪問,此處僅标注權威出版物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害群”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危害群體或公衆利益的人,常與“之馬”連用為成語“害群之馬”,比喻集體中具有破壞性、負面影響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曆史出處

3.相關成語與用法

4.現代語境中的擴展

5.辨析與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魏書》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報錄人悖然崩迫變溫動物比儗財産權唱造騁邁承廕啜泣翠墨氮肥當難登進點金獨善返縛放空肥衍富衍好肉剜瘡諕死混碰噤若寒蟬金圓券蹶衂駿敏開拓龛靖空緑匡鼎樂妓煉達療疾靈夔領使梨筒镠鐵隴鳥膂力麽陋内視内洋能所嘔暖偏得犏牛牽攜群機瑞日騷瑟適世實業書格蘇方屯嘯唯我獨尊污濫無恙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