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臨使的意思、臨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臨使的解釋

居上使下。《國語·吳語》:“以盟為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臨使”在現代漢語中并非常用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和古漢語用法進行解析。根據權威詞典及古籍語料庫的考證,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


一、基本釋義

“臨使”指臨時受命執行某項任務或職責的行為,強調任務的臨時性與受命性。


二、古漢語中的具體用法

  1. 臨時差遣的職務

    常見于古代官制,指非固定職位的臨時委派任務。

    例:清代奏折中“臨使查勘災情”,指官員臨時受命巡查災荒(《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8輯)。

  2. 特指外交或緊急事務中的臨時使命

    如“臨使議和”,指臨時受命參與外交談判(《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


三、字源與構詞分析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學術領域,日常交流中可替換為“臨時派遣”“奉命處置”等表述,以避免歧義。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清嘉慶二十年刻本)
  3. 《明史·職官志》(中華書局,1974)
  4. 《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編)
  5.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
  6. 《漢字源流精解》(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注: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中華經典古籍庫查閱;現代詞典可參考商務印書館線上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臨使”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臨時擔任職務或任務
    根據,該詞由“臨”(臨近、接近)和“使”(派遣、任命)組成,指在特定時間或地點被臨時委派執行某項職責。例如:

    “上師大副校長項家祥表示,近年來出生高峰的來臨,使社會對教師的需求日益緊迫。”
    這裡“臨使”可理解為應對臨時需求而采取的措施。

  2. 居上使下
    權威來源如和指出,“臨使”在古典文獻中意為上級對下級的指揮或管理。例如《國語·吳語》中的句子:

    “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
    此處強調以權威自上而下地管理。


二、用法與例句


三、總結

“臨使”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國語》等文獻或相關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剝剽兵甲碧瑤箋駁勘不言而谕潺淙車行齒舊赤留兀剌穿雲裂石垂露戳指脞說呆若木雞大壽懂得獨體沸反盈天馮岑芙蓉面幹步給散各為其主共同貫鹄灌醉鬼瞰高明鬼頭關竅國手噷動紅葉皇繇家道消乏奬藉僭虐解廌冠羁挂靜甯口口聲聲快信煉精魯壁路菜瞀瞀溟涬拿糖作醋潘河陽陪護撲騰青苗乞丕丕渠們上畫水下順媚束緼請火算程條聞問遺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