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名公巨卿的意思、名公巨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名公巨卿的解釋

指有名望的權貴。亦作“名公钜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名公巨卿"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形容地位顯赫、聲名卓著的大人物或高官顯貴。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解析和權威引用角度進行詳細說明:


一、詞典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社會地位極高、影響力巨大的顯要人物,多指朝廷重臣或社會名流。

    • 名公:指有名望的公衆人物("名"強調聲譽,"公"指公衆人物)。
    • 巨卿:指地位崇高的官員("巨"表顯赫,"卿"為古代高官爵位)。
  2. 用法特征

    • 語境: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體,含褒義,強調人物的社會威望與政治地位。
    • 例句:

      “朝廷名公巨卿,皆出其門。”(出自《宋史·職官志》,形容權傾朝野的高官)。


二、語源與演變

  1. 曆史溯源

    • 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朱子語類》卷十三:“名公巨卿,皆以禮義相尚。”
    • 構詞邏輯:
      • “名公”源于漢代“名公巨卿”的簡稱,如《漢書》中“名公”指代三公九卿;
      • “巨卿”直接指代上卿、宰輔等要職(《周禮·春官宗伯》)。
  2. 語義擴展

    明清後漸泛指社會各領域的權威人物,如清代《紅樓夢》第五回:“名公巨卿之筆,亦不能略記。”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1997版)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達官貴人。”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3卷,第123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社會地位高、名望大的人物。”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905頁。

  3. 古典文獻用例

    • 《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一時名公巨卿,争相引重。”

      (描述明末士大夫集團對權臣的依附)


四、現代應用場景


該成語承載中國古代社會對權貴階層的認知,兼具曆史價值與語言生命力,嚴謹使用可增強文本的學術性與文化深度。

網絡擴展解釋

“名公巨卿”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有名望的權貴人物,通常指地位顯赫、社會影響力大的高官或顯要人士。該詞為中性色彩,可作主語、賓語或定語使用。

2. 詞源與出處

3. 結構與變體

4. 近義詞與用法

5. 示例擴展
魯迅在《瑣記》中以“螃蟹式的名公巨卿”暗喻某些權貴的迂腐形象,展現了該詞的文學化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傲弄補過倘佯襯絨穿扮大帝導播電料方來粉妝玉砌釜斤伏輸圪蹴宮裝冠蓋雲集國柄紅頭巡捕隳形虎士徼歡迹蹈鯨吞蛇噬窘束疾首疾豎舊态九序峻閥開足馬力誙誙叩刀連句籠巾毛森骨立沒沒門衛名醫鲵鰌拗體偏喪樸讷誠笃契苾青靈清遊企仰日月逾邁少文繩樞甕牖伸展庶弟水君俗囿天闉童女屠絶柁師威勝香虬相求銜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