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庚伯的意思、庚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庚伯的解释

旧时对同年龄的男性长辈的尊称。多用于名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 楚 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謁,呼庚兄庚弟,子姪呼庚伯,习俗然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死后欲寻三娘,而不知其处;近遇庚伯,始相指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庚伯"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在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中通常无直接收录。它是一个带有古语色彩和特定文化背景的称谓,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和传统用法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汉语语源学和文化背景的详细解释:

  1. 字义拆解与核心含义

    • 庚:
      • 本义为天干的第七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引申义:指年龄、年岁。古人常以天干纪年,故“庚”可代指年龄,如“年庚”、“同庚”(同年出生)、“贵庚”(询问年龄的敬辞)。
      • 另有“更替”、“偿还”等义,但在此称谓中主要取“年龄、年岁”之意。
    • 伯:
      • 本义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伯、仲、叔、季)。
      • 引申义:对父辈兄长或与父同辈年长男性的尊称(如伯父)。
      • 也用作对男性长者的泛尊称,或表示爵位等级(如伯爵)。
    • 庚伯合义:
      • 核心含义指年长的、上了年纪的男性长辈或尊者。
      • 强调“庚”字,突出其年事已高的特征。
      • 强调“伯”字,体现其在家族或社会中的辈分、地位或受到的尊敬。
      • 因此,“庚伯”通常理解为对年高德劭、辈分较高的男性长者的尊称,类似于“老伯”、“老先生”、“丈人”等,但更具书面或古雅色彩。
  2. 语义演变与文化背景

    • 古代尊老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是一种核心伦理观念。“庚伯”这一称谓的产生,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对年长男性表示敬意的体现。
    • 年龄的代称: “庚”作为年龄的代称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将“庚”与表示尊长的“伯”结合,直接点明了被称呼者的核心特征——高龄与尊长身份。
    • 使用场景: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文言作品、族谱、历史小说或某些保留古风的方言口语中。在现代标准汉语口语中已非常罕见,多出现在特定文化语境或仿古表达中。
  3. 与现代称谓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 “庚伯”比“老伯”、“大爷”等现代常用称谓更具书面语色彩和历史感,且更强调年龄因素(“庚”)。
    • 联系: 其表达的敬意和对年长男性的尊称本质,与现代的“老先生”、“老人家”、“前辈”等词是相通的。可以看作是这些现代尊称在古语中的一种对应表达。

“庚伯”是一个古雅的汉语尊称,意指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或尊者。它由表示年龄的“庚”和表示尊长或排行的“伯”组合而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者的尊敬。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常作为独立词条出现,但其构成字义清晰,且在历史文献和特定语境中有明确的使用记录。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庚伯”是旧时对同年龄男性长辈的尊称,主要用于名帖或正式交往场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与用法
    “庚”指年龄相同(如“同庚”),而“伯”是对长辈的尊称。组合后,“庚伯”特指与自己父亲同岁且辈分相当的男性长辈,常见于清代文人名帖或书信中。例如《聊斋志异·水莽草》提到,楚地习俗称同岁生者为“同年”,子侄辈则称其为“庚伯”。

  2.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礼节性称呼,尤其在投递名帖(类似现代名片)时使用,体现对同岁长辈的尊重。例如蒲松龄记载的“投刺相谒”场景中,子侄需称父亲的同岁友人为“庚伯”。

  3. 相关词汇
    同辈间互称“庚兄”“庚弟”,子侄称同岁长辈为“庚伯”,这类称呼反映了古代以年龄为基础的社交礼仪体系。

该词属于古汉语敬称,现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清代民俗或阅读古典文献(如《聊斋志异》)时会涉及。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辞海》或《聊斋志异》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摆拉霸论半掩门吵仗窗格次日粗窥促装點茆砥才跌脚搥胸粉蝶蜂腰猿背负屈赋事告殂公函寡鹄回敷交搆赍持急慌精虫迥逖就酒瘠瘵扣子来暨梁楹陵海立业成家蔓引懵然无知妙不可言冥空碾械昵好偏将屏风草平戢轻拢慢捻取精用弘认明十际饰治爽脱水泉树林子龆龄停务僮娃屯蹷否塞微动相诤宪行险言闲燥笑疾效劳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