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憂的意思、同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憂的解釋

(1).一同憂慮;一同憂愁。《逸周書·大戒》:“連官集乘,同憂若一。”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朝無死難之臣,外無同憂之國。” 宋 陳師道 《寄潭州張芸叟》詩之二:“賦詩真有助,弔古不同憂。” 元 宮天挺 《範張雞黍》第二折:“我和他一處行,一處歇,戚同憂,喜同悅。”

(2).謂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憐,同憂者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共同憂慮、共同擔憂的狀态,強調在困難或危險情境下,人們因共同利益或情感而産生一緻的憂患意識。


二、出處與典故

  1. 曆史文獻

    • 最早見于《逸周書·大戒》:“連官集乘,同憂若一”,意為官員們團結一緻、共擔憂慮。
    • 三國時期曹冏在《六代論》中提及“外無同憂之國”,形容國家間缺乏共同憂患的盟友。
  2. 故事起源
    相傳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宣王面對晉國入侵的威脅,與臣民共同擔憂國家安危,體現了“同憂”的團結精神。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擴展


五、例句參考

  1. 新聞媒體應“與民同憂同樂”,體現社會責任。
  2. 古代君臣“戚同憂,喜同悅”,彰顯治國智慧(出自《範張雞黍》)。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例句,可參考《逸周書》《六代論》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憂的意思

同憂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表示共同的憂愁和擔憂。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同憂的第一個字是“同”,部首是“口”,總共4劃;第二個字是“憂”,部首是“心”,總共6劃。

來源

同憂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雅士的交流中。在面對困境、苦難或憂慮時,人們常常會相互安慰和鼓勵,以減輕心理負擔。

繁體字

繁體字“同憂”保留了同樣的意義和拆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同”字的舊字體寫作“仝”,“憂”字的舊字體寫作“憂”。

例句

1. 朋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我們能夠同憂共享,度過了許多困難的時刻。

2.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需要與同行同憂,共同面對困境和壓力。

組詞

同憂者、同憂共籌、同憂社群

近義詞

共憂、同病相憐、衆志成城

反義詞

同樂、無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