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韓盧的意思、韓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韓盧的解釋

亦作“ 韓子盧 ”。亦作“ 韓獹 ”。1. 戰國 時 韓國 良犬,色墨。《戰國策·秦策三》:“以 秦 卒之勇,車騎之多,以當諸侯,譬若放韓盧而逐蹇兔也。” 鮑彪 注:“韓盧,俊犬名。《博物志》:‘ 韓 有黑犬,名盧。’”《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壯犬也。”《廣雅·釋獸》:“韓獹。” 王念孫 疏證:“《初學記》《字林》雲:‘獹, 韓 良犬也……獹,通作盧。’”

(2).泛指良犬。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和廓之雪》詞:“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 東郭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問疾》:“憐你依林 越 鳥,走險韓盧,喘月 吳 牛。”

(3).喻軍士。 清 李漁 《奈何天·分擾》:“兩下裡分頭逐鹿,各仗韓盧,并倚 昆吾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韓盧”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韓盧”指戰國時期韓國的一種黑色良犬,以矯健善馳著稱。該詞由國名“韓”與犬名“盧”組成,“盧”在古漢語中特指黑色犬類。

二、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戰國策》:

  1. 《秦策三》用“馳韓盧而逐蹇兔”比喻秦國軍力強盛;
  2. 《齊策三》稱其為“天下之壯犬”。

三、擴展含義

  1. 泛指良犬:宋代辛棄疾《滿江紅》用“駿馬走韓盧”描寫狩獵場景;
  2. 軍事象征:清代李漁《奈何天》以“各仗韓盧”喻指精銳軍士;
  3. 文化意象:常與“東郭逡”(狡兔)形成典故對仗,如《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的應用。

四、相關成語

注:該詞現代多用于文學典故,日常使用頻率較低。如需完整文獻記載,可查閱《戰國策》相關篇章或《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韓盧

《韓盧》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指南方的保有者。該詞的拆分部首是韓(音han)和盧(音lu),共有12個筆畫。它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山海經》中的記載,用于形容南方蠻族部落的統稱。

繁體

《韓蘆》是《韓盧》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的記載和發展,韓盧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的意思和發音并無變化。

例句

1. 自古以來,韓盧一直是南方地區的代名詞。

2. 《山海經》中對韓盧的描述既有贊美,也有批評。

組詞

1. 韓國:指韓盧所在地域的國家。

2. 盧敖:指盧(音lu)升騰而起的意思,也是古代的一個姓氏。

近義詞

南方、南部、南地

反義詞

北方、北部、北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