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誓懲的意思、誓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誓懲的解釋

立誓以之為懲戒。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二:“僕少讀 韓氏 文而高其辭,頗恨其未純於聖人之道……矩度不能造 顔 、 孟氏 之域。為賢者指笑,目為文人。心竊少之,從總角輒自誓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誓懲”是由“誓”與“懲”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兩個單字的語義關聯及曆史用法中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誓”的本義為“以言辭約束行為”,表示鄭重承諾或決心,例如《詩經·衛風·氓》中“信誓旦旦”即用此意;“懲”則指“懲戒、處罰”,《說文解字》釋為“止也”,即通過懲罰手段制止錯誤行為。

結合二者,“誓懲”可理解為以誓言或堅定決心為約束,對特定對象實施懲戒或糾正。其語義重心在于強調行動背後的鄭重承諾,例如古代文獻中“誓懲奸惡”即指立誓鏟除奸邪勢力。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文學或特定語境,如“誓懲不義,以正綱紀”(引自《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修訂版)。

需要注意的是,“誓懲”未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為固定詞條,但在古籍及部分方言中可見類似用法(參考漢典網字形演變考據。實際運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表意強度及適用性。

網絡擴展解釋

“誓懲”是一個由“誓”和“懲”組成的漢語詞語,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詞義解析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法律、道德或公共事務讨論中,例如:

四、曆史用例

明代方孝孺在《與鄭叔度書》中以“誓懲”自省,表示通過立誓來警戒自身行為(“從總角輒自誓懲”)。

五、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古文或特定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引申義,可參考《漢語辭海》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魚八埏本行萆荔裁慎車錢創造楚客詞出糧椿庭萱草堂都荔痱磊瘋瘋颠颠馮珧負創富春秋垢濁規旋過都曆塊孤夷阖眼宏曠侯爵花文幾會津浪集釋袴襪覽省老娘親寮掾鬧叢叢凝直貧夫清鍋冷竈清趣氣雄區落瑞令騷煩埏道識解石手軍雙鈎說話答禮兒俗聖台符天姿銅戶蛻皮脫落往常僞造轄管詳檢鮮好銷漏小佞席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