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會談納貢的事情。《左傳·文公四年》:“ 曹伯 如 晉 會正。” 杜預 注:“會受貢賦之政也。”
(2).會長。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日知會之運動》:“因附設于聖公會也,故推 胡蘭亭 任會正, 劉敬安 副之。”
“會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曆史語境和文獻進行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種釋義:
指會談納貢事務
源自《左傳·文公四年》記載的“曹伯如晉會正”,杜預注解為“會受貢賦之政也”。此處“會正”指諸侯國之間關于貢賦征收、分配的協商或管理,屬于古代政治經濟活動的專稱。
指會長職務
近代文獻如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提到,武昌日知會“推胡蘭亭任會正,劉敬安副之”。這裡的“會正”即組織或團體的負責人,相當于現代“會長”一職。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正确判斷事物真相,明辨是非”。但此用法在古籍和權威文獻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傳,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會正》這個詞是指正确的思想、正确的道德标準和正确的行為方式。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行高尚,言行合乎道德規範。
《會正》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丨(立)和心。它的總筆畫數為8。
《會正》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原本用于描述人的品行。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會正」。
古代漢字中的《會正》可以有多種寫法,其中一種是「會正」。古人通常用篆書或隸書來書寫漢字。
1. 他的行事作風一向會正,深受大家的認可和尊敬。
2. 這位領導始終堅持做到道德與行為的會正。
會正的組詞:會心、賢能正直、正直誠實、學識淵博、品德純正
近義詞: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行為規範、規矩
反義詞:邪惡、不端、不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