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國家藏書的地方。《晉書·天文志上》:“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秘府也。” 唐 張說 《恩制賜食于麗正殿書院宴》詩:“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2). 宋 借指秘書監。《宋史·楊徽之傳》:“ 鹹平 初,加禮部侍郎。二年春,以衰疾求解近職,改兵部,仍兼祕書監。入謝。命坐,勞之曰:‘圖書之府,清淨無事,俾卿得以養性也。’”
“圖書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圖書府”由“圖書”和“府”組成,字面指藏書機構,核心含義包含兩點:
二、曆史文獻例證
三、延伸用法 部分現代辭書(如)将其引申為比喻義,形容藏書豐富或學識淵博的場所,但此用法未見于傳統文獻,屬于現代擴展解釋。
該詞主要作為曆史術語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藏書機構”或“官職代稱”的原始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宋史》等史料來源。
《圖書府》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圖書館或圖書院,是存放書籍的地方。在這裡,人們可以獲取知識和文化,進行學習和研究。
《圖書府》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左邊的部首是“囗”,右邊的部首是“木”。它的總筆畫數是7畫。
《圖書府》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早在中國古代,就有圖書館或圖書院的存在,用來收藏和管理各種書籍。《圖書府》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圖書府」。
古代文字的演變過程中,文字造型和書寫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圖書府》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印象是相似的。雖然我無法确定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但可以猜測“圖”字的原始表現形式是一幅圖形或圖案,而“書”字可能更簡化或扁平化。
1. 我常常去圖書府借書,積累知識。 2. 他在圖書府裡研究了很多古代文獻。 3. 這個城市的圖書府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
組詞:圖書館、圖書院、圖書室、圖書櫃。 近義詞:藏書樓、藏書閣、藏書室。 反義詞:圖書館——荒廢之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