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mon multiple] 兩個或更多個數或量的共有倍數
公倍數是數學術語,指兩個或多個整數共同擁有的倍數。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定義,若一個數同時是幾個數的倍數,則該數稱為這些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稱為最小公倍數。例如,6是2和3的公倍數,因6既能被2整除(6÷2=3),也能被3整除(6÷3=2)。
從數學表達看,設整數集合為$a_1, a_2, ..., a_n$,其公倍數為滿足$a_i | m$($m$能被每個$a_i$整除)的正整數$m$,記作$text{lcm}(a_1, a_2, ..., a_n)$。最小公倍數的計算可通過分解質因數後取各質因數的最高次幂乘積實現,例如: $$ text{lcm}(4, 6) = frac{4 times 6}{gcd(4, 6)} = 12 $$ ($gcd$表示最大公約數)。
公倍數的應用涵蓋分數通分、時間周期同步等場景,如計算兩個事件重複發生的最小時間間隔。例如,公交車A每15分鐘一班,公交車B每20分鐘一班,兩者同時發車的最小間隔時間為$text{lcm}(15, 20)=60$分鐘。
參考來源:
公倍數是指兩個或多個整數共同擁有的倍數。具體來說:
定義
如果一個整數 ( L ) 同時是整數 ( a ) 和 ( b ) 的倍數(即 ( L = a times k ) 且 ( L = b times m ),其中 ( k, m ) 是正整數),則 ( L ) 稱為 ( a ) 和 ( b ) 的公倍數。例如:
性質
應用
公倍數的概念常用于分數運算(如通分)、周期性問題(如相遇時間)等場景。例如,通分時需要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是多個數共享的倍數集合,而最小公倍數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兩者在數學和實際問題中均有廣泛用途。
筆力擘窠嶒泓潮白村人丹襟钿金非幾蓋棺論定戈铓公德攻門旱橋蒿矢和答诃止活寡徼人接力伎工進而金翹近情巨川攫齧谲主距險牢彘冷淡瞀厥明玑偏視颦蛾平曲碁經蛩響啓曙軟性若芳殺菌劑山峽神婆失德筮筭手文私志堂額恬裕停轺同行刓缺瓦室危診魏徵鄉先生銜恨仙露綫裝洩節樞新發于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