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魏徵的意思、魏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魏徵的解釋

魏徵(580-643) :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後移居相州内黃(今河南内黃西)。隋末參加瓦崗軍,後又被窦建德重用。入唐後成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後,被破格提拔為谏議大夫,參預朝廷大事。先後上谏二百多次,屢勸太宗以隋亡為鑒,“居安思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魏徵”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信息


二、生平經曆

  1. 早年經曆
    魏徵出身北齊名門,早年曆經北周、隋朝政權更疊,隋末加入瓦崗軍,後歸降唐朝,成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
  2. 貞觀之治的核心角色
    唐太宗即位後,魏徵因直言敢谏被破格提拔為谏議大夫,後官至光祿大夫。他輔佐唐太宗推行“居安思危”政策,參與制定國家大政方針,對“貞觀之治”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三、主要成就與評價


四、籍貫争議

不同史料對其籍貫記載不一,主要有三種說法:

  1.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縣(主流觀點);
  2. 河北省館陶縣或晉州市;
  3. 河南内黃(因遷居所緻)。

五、著作與後世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谏言細節或史書編撰内容,可查閱《貞觀政要》及《舊唐書》等權威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魏徵的意思

《魏徵》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指唐朝時期的宰相魏徵的名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魏徵》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魏”字的部首是“鬼”,有22畫;“徵”字的部首是“彳”,有9畫。

來源

魏徵是唐朝宰相,他在政治、科學和文化領域都有很大的成就,被後世贊譽為“魏徵之道”。因此,“魏徵”一詞在後人中逐漸成為指代魏徵本人或其思想等相關事物的代名詞。

繁體

《魏徵》這個詞在繁體字中是"魏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魏徵"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差别。

例句

1. 魏徵是唐太宗時的著名宰相,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 這本書中介紹了魏徵的思想和貢獻。

組詞

魏徵沒有固定的組詞,因為它通常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名詞來使用。

近義詞

目前沒有與“魏徵”這個詞義相近的漢字詞彙。

反義詞

目前沒有與“魏徵”這個詞義相反的漢字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