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新發于硎的意思、新發于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新發于硎的解釋

(1).謂刀剛從磨刀石上磨好。形容刀刃鋒利。硎,磨刀石。語出《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田七郎》:“ 七郎 曰:‘此刀購諸異國,殺6*人未嘗濡縷。迄佩三世矣。決首至千計,尚如新發於硎。’”亦省作“ 新硎 ”。 清 顧炎武 《元旦》詩:“驅除欲淬新硎劍,拜舞思彈舊賜冠。”

(2).比喻初露鋒芒。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之十一:“今有同鄉 馬孝廉 ,新發於硎,索 長安 知交書,仍予以一函,囑進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新發于硎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新發于硎”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刀刃剛在磨刀石上磨過,形容非常鋒利,也可比喻人或事物初露鋒芒、充滿銳氣。


出處與典故

源自《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莊子通過庖丁解牛的故事,說明經過反複實踐後仍能保持鋒芒,引申為技藝純熟或狀态嶄新。)


用法與特點

  1. 詞性結構:偏正式成語,多作謂語、定語或賓語,常見于書面語。
  2. 褒義色彩:強調銳氣、新生力量或事物的嶄新狀态,如“科技領域新發于硎的創新”。
  3. 發音注意:“發”讀作“fā”,而非“fà”。

近義詞與反義詞


例句參考

清代龔自珍《與吳虹生書》:“今有同鄉馬孝廉,新發于硎,索長安知交書。”
(此處形容馬孝廉初入仕途,鋒芒畢露。)


該成語既保留“刀刃鋒利”的本義,又衍生出“嶄露頭角”的比喻義,適用于描述技術、人才或創新等領域的銳氣與潛力。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新發于硎》的意思

《新發于硎》是一句成語,意為經過磨砺、破碎後變得嶄新出現。它形象地形容事物經曆考驗或曆練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新發于硎》由“辶”、“春”、“虍”、“豕”和“石”五個部首組成。

其中,“辶”讀作“走”,表示行走;“春”表示新生;“虍”表示老虎;“豕”表示豬;“石”表示石頭。

根據筆畫,拆分成“⾃”、“⺸”、“⺶”和“⺲”,筆畫數分别為6、6、7和5。

來源

《新發于硎》出自《莊子·天運篇》,原文是“失足者,今也。而大道者,與物反而。今者易欺,往者寡足為實,新發于硎,而欲以之媚於世,非溫而茂也。今也。”意為人們常常反其道而行,現在的人易被利害迷惑,少有追求真實的人,隻是追求表面的好處。隻有像新發芽的石頭那樣,雖然表面較為堅硬,但是内在卻易脫去塵埃,滋養并茂盛。

繁體

《新發于硎》的繁體字為《新發於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典《說文解字》的記載,辶的古字形是“辵”,春的古字形是“旾”,虍的古字形是“虎”,豕的古字形是“式”,石的古字形是“石頭的圖形”。

例句

他經曆了一場慘烈的戰争,但仍能在生活中展現出新發于硎的精神。

組詞

新生、取法乎上、發硎、硎碎、碎石成金。

近義詞

涅槃重生、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反義詞

守舊、陳舊、保守不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