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地名。即今 江蘇 吳縣 東南 甪直鎮 。 唐 文學家 陸龜蒙 曾居此,自號 甫裡先生 ,著有《甫裡集》。鎮旁有其墓。 宋 樓鑰 《題陸放翁詩卷》:“茶竈筆牀懷 甫裡 ,青鞋布襪想雲門。”
“甫裡”是古代地名,現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lù)直鎮,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地理位置
甫裡即今江蘇蘇州吳中區甪直鎮,古屬吳縣東南部。因鎮内河道縱橫,形如“甪”字,故又名“甪直”。
曆史人物關聯
唐代文學家陸龜蒙曾隱居于此,自號“甫裡先生”,并在此創作《甫裡集》。其墓地位于鎮旁,成為當地重要文化遺迹。
名稱演變與讀音
文化意義
因陸龜蒙的文學影響,“甫裡”一詞常出現在詩詞中,如宋代樓鑰《題陸放翁詩卷》有“茶竈筆牀懷甫裡”之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甪直鎮的曆史文化或陸龜蒙生平,可參考《甫裡集》及相關地方志文獻。
甫裡(pǔ lǐ)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了“甫”和“裡”兩個字。下面分别介紹這兩個字的部首、筆畫以及其他相關内容。
甫這個字的部首是用田字旁,屬于偏旁部首。它總共包含5個筆畫,并且發音為“fǔ”。甫這個字的意思是“剛開始時”,也可以表示“較早的某個時間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甫的字形稍有不同,更加古樸。
裡這個字的部首是用裡字旁,同樣屬于偏旁部首。它總共包含7個筆畫,并且發音為“lǐ”。裡這個字的意思是“距離”,可以表示兩個地點之間的距離,也可以表示某個地點的範圍。裡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裡。
甫裡是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具體的來源及其使用背景需要具體情境進一步分析。一般情況下,甫裡并沒有固定的獨立含義,它更多地作為一個詞語的一部分出現,用于修飾其他的名詞或動詞。
甫裡的繁體字寫作“甫裡”,其中甫和裡都采用了繁體版本的字形,表現出了一種更加傳統的書寫風格。在繁體字中,有時候會使用一些不同的字形,以表達不同的情感或傳統風格。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甫的古代寫法是田字中間略微高出一點的橫,表示剛開始之意,而裡的古代寫法是田字上面的兩個小點,表示裡程之意。這些古代的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并不常見。
1. 他甫來這個城市就找到了工作。
2. 這個地方離市中心有多遠?大概十裡之遙。
除了上述的例句,甫裡沒有固定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因為它通常作為一個詞語的一部分出現,所以更多的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其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