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訓的意思、反訓的詳細解釋
反訓的解釋
訓诂學術語。用反義詞解釋詞義。有些詞古代含有相反兩義,如“亂”字有擾亂和治理兩義。以“治”解釋“亂”,就是反訓。 錢锺書 《管錐編·周易正義·論易之三名》:“一字多意,粗别為二。一曰并行分訓……二曰背出或歧出分訓,如‘亂’兼訓‘治’,‘廢’兼訓‘置’,《墨子·經》上早曰‘已:成,亡’;古人所謂‘反訓’,兩義相違而亦相仇。”
詞語分解
- 反的解釋 反 ǎ 翻轉,颠倒:反手(a.翻過手,手到背後;b.反掌)。反複。反側。 翻轉的,颠倒的,與“正”相對: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反間(利用敵人的間諜,使敵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訴。反饋。適得其反。物極必反。
- 訓的解釋 訓 (訓) ù 教導,教誨:訓誡。訓蒙(教育兒童)。訓迪(教誨開導)。教(刼 )訓。培訓。 可以作為法則的話:家訓。 典式,法則:不足為訓。 解釋詞的意義:訓诂(解釋古書中的字、詞句的意義。亦稱“訓故
網絡擴展解釋
“反訓”是訓诂學中的一個術語,指用反義詞解釋詞義的語言現象,常見于古漢語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概念
反訓指某些詞語在古代同時包含相反的兩個含義,通過反義詞進行互釋。例如“亂”既有“擾亂”義,又有“治理”義,用“治”解釋“亂”即為反訓。這種現象體現了漢語詞義發展的辯證性。
2.典型例子
- “亂”訓“治”:如《尚書》中“亂臣十人”實指“治世之能臣”。
- “廢”訓“置”:如《墨子》中“廢”可表示“廢棄”或“設立”,需結合語境判斷。
3.原理與分類
- 詞義演變:部分詞語因曆史演變或使用場景分化出相反含義(如“受”兼含“接受”與“授予”)。
- 語境依賴:反訓詞的具體含義需通過上下文确定,如《周易》中“易”可指“變易”“簡易”“不易”。
4.學術背景
錢锺書在《管錐編》中分析過此類現象,指出“一字多意”是漢語的常見特征,反訓屬于“背出分訓”(即同一詞包含對立義項)。
提示:反訓是古漢語研究的重要課題,現代漢語中此類現象已較少見。如需更多案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注》等訓诂學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反訓這個詞可以理解為“批評教訓”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反”和“訓”。其中,“反”表示反對、對抗的意思,“訓”表示教導、教訓的意思。
根據筆畫數來拆分,可以分為“反”字的4畫和“訓”字的10畫。其中,“反”字筆畫較少,較為簡單,寫法比較容易,而“訓”字則需要較多的筆畫來構成。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比如,“反”字的古代寫法是“反”字旁為兩豎的形态,上下為幾個橫,而“訓”字的古代寫法則是“讠”和“川”字合在一起的形态。
以下是一些使用“反訓”這個詞的例句:
1. 他不聽勸告,隻會從别人的“反訓”中吸取教訓。
2. 老師對我們進行了一番嚴厲的“反訓”,讓我們深受觸動。
一些與“反訓”相關的組詞有“自訓”、“反思”、“警訓”等。近義詞可以包括“批評”、“責備”等詞,反義詞則可以是“表揚”、“鼓勵”等詞。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