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冠醴的意思、冠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冠醴的解釋

見“ 冠醮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冠醴”是古代冠禮中的一種儀節,具體指男子成年禮(冠禮)中三次加冠後向賓客敬獻醴酒(甜酒)的環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流程
    在冠禮中,男子需依次加戴三種冠飾:首加缁布冠(普通冠),次加皮弁(皮質禮帽),最後加爵弁(祭祀用冠)。每加一次冠後,需向賓客敬酒一次,稱為“冠醮”;三次加冠完成後,再總敬一次醴酒,稱為“冠醴”。

  2. 與“冠醮”的區别

    • 冠醮:每次加冠後單獨敬酒,共三次。
    • 冠醴:三次加冠後統一敬醴酒,儀式更隆重。
      據《禮記·曾子問》記載,部分儀式可能因時代或地域差異選擇“醮”或“醴”。
  3. 字義分解

    • 冠(guān):帽子,象征成年身份。
    • 醴(lǐ):甜酒,常用于禮儀場合表達敬意。
  4. 文獻依據
    鄭玄注《禮記》提到“醴重而醮輕”,說明醴酒的儀式地位更高,而孔穎達進一步解釋醴是“三加後總一醴”,醮則是“每一加行一醮”。

“冠醴”是冠禮中标志儀式完成的環節,體現了古代對成人禮的重視和酒禮的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冠醴的意思

冠醴(guān lì)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霜雪覆蓋的景象。這個詞常常用來描繪寒冷的冬天,寓意着嚴寒之地。

冠醴的部首和筆畫

冠醴的部首是冠(guān),它屬于意義為衣冠的部首。冠醴的總筆畫數為15。

冠醴的來源

冠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周南·關雎》一篇詩歌。其中的一句:“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意為天上的鶴在陰雲中飛行,它的子鶴也跟隨其間。由于冠鶴及其子是這句詩歌的真正主角,冠醴這個詞由此衍生出來。

冠醴的繁體字

冠醴的繁體字為「冠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冠醴的寫法和現在略有不同。比如,冠鶴的「冠」字在古時候寫作「冠冕」或者「冕」,而鶴的「醴」字則寫作「驪」。因此,古代的冠醴寫作「冠冕驪」。

冠醴的例句

1. 冬日的早晨,整個山谷都被冠醴所覆蓋,景色美得令人心曠神怡。

2. 寒風凜冽,冠醴的北方地區是體驗寒冷的絕佳地點。

冠醴的組詞

冠冕、冠蓋、冠軍、醴泉、醴陵。

冠醴的近義詞

雪地、銀裝素裹、冰天雪地。

冠醴的反義詞

春暖花開、綠樹成蔭、陽光明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