簳珠的意思、簳珠的詳細解釋
簳珠的解釋
薏苡仁的别名。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薏苡,一名簳珠。”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薏苡仁》﹝集解﹞引 陶弘景 曰:“ 真定縣 屬 常山郡 ,近道處處多有,人家種之;出 交趾 者,子最大,彼土呼為簳珠。”
詞語分解
- 簳的解釋 簳 ǎ 箭杆。 小竹,可做箭杆。 簳 à 箭羽。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 珠的解釋 珠 ū 蛤蚌因沙粒竄入殼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質,逐層包起來形成圓粒,乳白色或略帶黃色,有光澤,可做裝飾品,亦可入藥。稱“珍珠”(亦作“真珠”,簡稱“珠”):珠蚌。珠寶。珠花。夜明珠。珠玑(喻優美的詞藻
網絡擴展解釋
“簳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簳珠(gàn zhū)是薏苡仁的别名,即現代所稱的薏米,屬于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
二、來源與文獻記載
- 宋代李石《續博物志》中記載:“薏苡,一名簳珠。”
-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引陶弘景的注釋提到,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區稱薏苡仁為“簳珠”,并描述其顆粒較大。
三、現代關聯
薏苡仁至今仍是中醫常用的藥材和食材,具有健脾祛濕、清熱排膿等功效,與古籍中記載的用途一脈相承。
四、注意點
- 需與“蠙珠”(bīn zhū,珍珠的别稱)區分,兩者發音、含義均不同(參考、3、4,但與當前問題無關)。
- 因文獻年代久遠,部分釋義可能存在地域性或曆史語境差異,建議結合權威古籍或現代辭書進一步确認。
以上信息綜合自曆史文獻記載,但因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本草綱目》《續博物志》等原著或權威工具書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簳珠(gǎn zhū)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指用來穿珠子的細絲、繩子或絲線。現在來看一下簳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它的部首是竹(zhú),并且總共有9個筆畫。接下來我們來探讨一下簳珠的來源和繁體字形式。
簳珠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漢語大詞典》中的記載。在古時候,簳珠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簳珠的寫法是「簳珠」。這種寫法略有不同,但意思仍然是相同的,即用來穿珠子的絲線。
讓我們來看一些例句,直觀地了解簳珠的用法。例如,“她用簳珠将珠子串成了一條漂亮的項鍊。”這個例句展示了簳珠在珠飾制作中的實際應用。
除了簳珠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詞彙和近義詞。例如,繩子、線或者絲線都可以用來形容簳珠。然而,簳珠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總之,簳珠是一個用來穿珠子的絲線或繩子。它的拆分部首是竹,有9個筆畫。簳珠源自古代,并且在繁體字中寫作「簳珠」。它可以用于制作珠飾,如項鍊或手鍊等。除了簳珠之外,還有一些近義詞可以用來描述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