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賞的意思、給賞的詳細解釋
給賞的解釋
(1).充分欣賞。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沮水》:“遊者常若目不周翫,情不給賞。”
(2).賞賜。《新唐書·韓愈傳》:“ 淮西 連年脩器械防守,金帛糧畜耗於給賞。”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練兵事宜》:“其能既為衆所服,人自不敢望與之同。而将官亦每厚遇之,糧廪之外,時有給賞,解衣推食,亦不自惜乎!”《水浒傳》第一○三回:“如有人知得 王慶 下落,赴州告報,隨文給賞。”
詞語分解
- 給的解釋 給 (給) ě 交付,送與:給以。給予。送給。獻給。 把動作或态度加到對方:給他一頓批評。 替,為:給大家幫忙。 被,表示遭受:房子給火燒掉了。 把,将:請你隨手給門送上。 給 (給) ǐ 供應:供
- 賞的解釋 賞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財物:賞金。賞賜。獎賞。賞罰分明。 因愛好某種東西而觀看:賞閱。賞析。賞花。賞月。欣賞。鑒賞。賞心悅目。 認識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給予重視:賞識
網絡擴展解釋
“給賞”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ěi shǎng,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
充分欣賞
這一用法源于古代文獻,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沮水》中“遊者常若目不周翫,情不給賞”,指遊人因景色過于壯美,情感難以完全沉浸其中、充分領略。此處“給”意為“充足”,“賞”指欣賞,強調對事物的深度感知與審美體驗。
-
賞賜
多用于曆史或官方語境,表示對有功者的物質獎勵。例如:
- 《新唐書·韓愈傳》提及“金帛糧畜耗於給賞”,指朝廷為獎賞将士耗費大量物資;
- 明代唐順之《條陳薊鎮練兵事宜》中“糧廪之外,時有給賞”,說明除俸祿外另加賞賜。
此義項與“獎賞”“犒勞”等詞近義,反義詞可為“責罰”。
補充說明:
-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古籍或特定曆史語境中。
- 需注意“給”在古漢語中可能有“jǐ”的讀音(如“供給”),但“給賞”一詞中統一讀“gěi”。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給賞(gěi shǎ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給予獎賞或賞賜。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纟”(sī)部,右邊是“關”(guān)部。字形結構簡單,總共有七畫。給賞一詞源自古代漢語,而現代漢字有繁體形式,但它的繁體寫法與簡體寫法完全相同。在古代漢字中,給賞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給賞的例句可以是:“老師給予優秀學生賞賜,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相關的組詞可以使用,比如“給予”、“獎勵”等。然而,給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