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漏的意思、官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漏的解釋

古代官府的計時器。《後漢書·律曆志中》:“今官漏率九日移一刻,不隨日進退。 夏 曆漏(刻)隨日南北為長短,密近於官漏,分明可施行。” 南朝 梁 陸倕 《新漏刻銘》:“且今之官漏,出自 會稽 。積水違方,導流乖則。”參見“ 漏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官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其含義與古代計時工具有關。以下是基于權威文獻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官漏”指古代官方統一制作、使用的計時儀器,即“漏刻”,又稱“銅壺滴漏”。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水流計量時間,為宮廷、官府及民間提供标準時間參考。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官漏”特指“由官府監制、校準的計時漏刻”,與民間自制的“私漏”相區别。

曆史背景與應用

  1. 制度規範:自漢代起,朝廷設立專門機構(如“挈壺氏”)管理漏刻,确保時間計量統一。唐代《唐六典》明确記載了官漏的制作标準,要求“冬至晝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
  2. 技術結構:官漏通常由多級漏壺組成,如“浮箭漏”“稱水漏”,通過水位變化驅動指針顯示時辰。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描述其“分層設壺,以水平衡”的精密設計。

文化意義

官漏不僅是技術産物,更是古代政權權威的象征。《周禮·夏官》強調“漏刻以號百官”,說明其兼具時間管理與政治秩序維護的雙重功能。曆代帝王常将修訂官漏作為彰顯“敬授民時”治國理念的手段。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
  2. 《中國古代天文儀器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

網絡擴展解釋

“官漏”是古代中國官府使用的一種計時器具,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定義
    “官漏”指古代官方機構專用的計時器,屬于漏刻的一種。漏刻通過水流或沙流計量時間,是中國傳統計時工具,而“官漏”特指官府規範使用的版本,可能與民間漏刻存在精度或形制差異。

  2. 曆史文獻記載

    • 《後漢書·律曆志》提到“官漏率九日移一刻”,說明其計時存在微小誤差。
    • 南朝陸倕《新漏刻銘》記載“今之官漏,出自會稽”,表明不同地區可能存在制作差異。
  3. 功能特點
    與民間漏刻相比,官漏更強調标準化,如《後漢書》提到夏曆漏刻“隨日南北為長短”,而官漏則“不隨日進退”,說明其設計可能更追求穩定性而非隨季節調整。

  4. 相關術語

    • 漏刻:泛指古代滴水/沙計時器,包含“官漏”與民間漏刻。
    • 日晷:與漏刻并用的另一種計時工具,通過日影判斷時間。

注:提及的“宮漏”為婦科術語,與“官漏”無關,需注意區分。以上解釋綜合了文獻記載與古代計時技術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白辣辣八邪本州佖佖鼻青眼烏撥浪不勝其苦才觀策名就列敞屋承侍瘁攝代表刁滑陡壁懸崖咄嗟叱咤二婚郎法當蜂蝶隨香偾驕高屋帽革凡成聖國嗣寒城鶴表皇繇劃條回述交造家徒壁立解冠濟濟一堂戢手酒巴極誅刲刺牢牢靈幌亂瓊碎玉齧梨驽将樸練娉娉袅袅迫降酺會日來月往善文能武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史院守天説得嘴頹圮網軒圍棋烏鵲橋香稻閑位習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