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引的意思、發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引的解釋

(1).謂執绋。參加出殡禮儀。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豫章太守汝南封祈》:“今 李氏 獲保首領,以天年終,而諸君各懷進退,未肯發引。妾幸有三孤,足統喪紀。”

(2).用以指出殡,靈車啟行。《後漢書·獨行傳·範式》:“﹝ 張劭 卒,﹞ 式 未及到,而喪已發引,既至壙,将窆,而柩不肯進。” 唐 杜甫 《故範陽太君盧氏墓志》:“以其載八月旬有一日發引,歸葬於 河南 之 偃師 。” 明 餘繼登 《典故紀聞》卷十五:“舊制,殿試在三月初一日…… 成化 八年,以 悼恭太子 發引,改殿試於十五日。”《紅樓夢》第十四回:“那 賈珍 因見發引日近,親自坐車帶了陰陽生,往 鐵檻寺 來踏看寄靈之所。”

(3).啟程,出發。《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昔有賈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既得之已,相将發引。”《南史·宋紀中·前廢帝》:“先是訛言 湘 中出天子,帝将南巡 荊 湘 以厭之,期旦誅除四叔,然後發引。”

(4).點火,發射。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言道著》:“此礮不用人力發引,攻打無休,晝夜不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引”是漢語中的傳統詞彙,主要用于喪葬語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發引”指古代出殡時,送葬者用绋(粗麻繩或布帶)牽引靈柩作為前導的過程,後來泛指出殡時将靈柩擡出安葬的儀式。例如《後漢書》中記載的“喪已發引”即描述靈車啟行。


二、曆史與禮儀背景

  1. 執绋之禮
    先秦時期,“發引”需由親屬或特定人員執绋(拉靈車的布帶),象征協助逝者“前行”,體現對逝者的尊重與哀悼。
  2. 堂祭環節
    發引前需在靈堂進行祭奠,如《儀禮》記載的“朝夕奠”,即停殡期間每日早晚祭奠逝者。

三、文獻引證


四、其他用法(較少見)

極少數文獻中,“發引”引申為“啟程出發”(如《百喻經》)或“點火發射”,但此類用法罕見且權威性較低。


“發引”的核心含義是喪葬儀式中靈柩出殡的環節,需結合執绋、堂祭等禮儀理解。建議參考《儀禮》《後漢書》等古籍或、4、7、12中的規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引(fā yǐn)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引導、帶領、引發。該詞的部首分别是發和引,其中“發”這個部首在漢字中表示頭部或者行動,而“引”則表示引導或者吸引。 發引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在古代,寫漢字時采用的是繁體字,發引的繁體字為「髮引」。在古代,人們在寫發引的時候,更強調發引所代表的動作或者引導的意義。 以下是一些關于發引的例句: 1. 他發引了我踏上了探險的旅程。 2. 這本書發引讀者思考生活中的意義。 3. 她的演講發引了觀衆的深思。 發引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語,例如: 1. 引導(yǐn dǎo):指導、帶領 2. 引發(yǐn fā):引起、激發 3. 引導力(yǐn dǎo lì):引導的力量 在同義詞方面,可以使用一些詞語替換發引,如: 1. 引領(yǐn lǐng) 2. 引導(yǐn dǎo) 3. 引發(yǐn fā) 反義詞方面,可以選擇一些與發引相反的詞語,例如: 1. 被引導(bèi yǐn dǎo) 2. 被引發(bèi yǐn fā) 3. 手引(shǒu yǐn)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您理解發引這個詞語的意思及其相關内容。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