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外科治療法之一。将特制的針燒紅後刺入患部穴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火·火針》:“火針者,《素問》所謂燔針、焠針也, 張仲景 謂之燒針; 川 蜀 人謂之煨針。其法:蔴油滿盞,以燈草二七莖點燈,将針頻塗蔴油,燈上燒令通赤用之。”
“火針”是中醫學中的一種傳統外治療法,結合了針刺與溫熱刺激的雙重作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火針又稱“燔針”“焠刺”或“燒針”,其核心操作是将特制針具燒紅後迅速刺入人體穴位或病變部位。這一療法最早見于《黃帝内經》,後由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進一步闡釋。中醫認為,火針能通過火力的溫熱效應激發陽氣、疏通經絡,達到“以熱引熱”“驅邪外出”的效果。
火針廣泛應用于皮膚科、骨傷科等領域,典型病症包括:
在非醫學語境中,“火針”也被比喻為迅速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強調其“快、準、穩”的特點。
如需更完整的臨床應用案例或操作規範,可參考權威醫學文獻或中醫診療指南。
《火針》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火”和“針”兩個字組成。
“火針”的拆分部首是“火”,表示與火相關的意義。它的總筆畫數是10,其中“火”的筆畫數是4,而“針”的筆畫數是6。
《火針》這個詞的來源不太明确。大概的意思可能是以火的熱度來形容針尖的銳利,或者是指使用火進行治療時所使用的一種特殊的針。
在繁體中,「火針」是對應《火針》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火針》曾有多種寫法。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寫法為「火針」。這種古代寫法和現代的寫法基本一緻。
1. 聽說有人用火針治療疾病,效果很神奇。
2. 醫生将火針輕輕地在病人的身上紮了一下。
火針灸、火針療法、火針治療
火針可以被替換為近義詞「熱針」或「火療針」。
火針的反義詞為「冰針」,意思是通過冷卻的針來治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