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ake care of and train] 調教訓練
(2) 另見 diàoxùn
調教訓誨。《後漢書·劉恺傳》:“尚書 陳忠 上疏薦 愷 曰:‘臣聞三公上則台階,下象山嶽,股肱元首,鼎足居職,協和陰陽,調訓五品。’” 明 顧起元 《<玉堂叢語>序》:“使其承旃廈之顧問,應廊廟之諏詢,所以翊潤萬微,調訓九品,必有度越茲録上者。”
調訓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語義範疇的複合動詞,其釋義體系在曆代辭書中呈現漸進式發展。根據《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11卷的權威解釋,該詞主要包含以下核心義項:
一、基本釋義
調教訓練:指通過系統化方法對對象進行行為規範或技能培養,《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此義項時特别強調其"使服從管教"的核心特征。該用法常見于動物馴養領域,如清代《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的"禦馬調訓"制度。
官吏選拔:作為古代吏制專業術語,《中國古代官制大辭典》指出其特指"對官員進行考察後調動職務并加以訓導"的特殊任用程式,此義項可追溯至漢代察舉制度的相關記載。
二、引證解釋 《後漢書·百官志》注引《漢官儀》載有"歲舉孝廉,隨才調訓"的官吏選拔機制,此處"調訓"完整呈現"職務調動+任職培訓"的複合行政程式。明代《吏部職掌》更明确規定"凡推升官員,必先調訓三月"的考核制度。
三、詞源解析 該詞由"調"(tiáo)與"訓"構成會意關系:"調"本義為協調,《說文解字》釋作"和也";"訓"取《爾雅》"教也"之本義。二者結合于漢代官制文書,初指官員的職位調整與任職指導,後語義擴展至教育訓練範疇。
四、應用範疇
“調訓”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具體含義需根據讀音和語境區分:
基本含義
指通過調教、訓練使對象達到預期能力或狀态,常用于動物訓練或人員培養。
延伸場景
在幹部培訓中,指通過系統化訓練提升工作能力,如“落實調訓任務”。
藹彩哀婉抱德包絡襃明便服部率拆除城隍泚額磁甖擔保道光掉書語頂替費散負檐膏渟高異宦贶火棍翦發待賓建始殿假鐘濟川嗟異驚怆濟勝資蹶船空綠口棧狼星量力而為淋淋拉拉鹿幦洛閩娩難靺羯芽泥窗配帶裒刻遷莺侵罔窮源溯流起晌旗幢射父生卒身謀神晤詩句祀社堂選童木塗陌無盡無窮五粱禾享年鞋襪心腹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