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奉修的意思、奉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奉修的解釋

猶奉行。《三國志·蜀志·谯周傳》:“但奉修先帝所施,下為子孫節儉之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奉修"是由"奉"與"修"組合而成的複合動詞,在古漢語中具有雙重動作内涵。《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遵奉修持",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遵循法度之義 "奉"取《說文解字》"承也"之本義,特指對上位規範的遵守,如《周禮》中"奉典法"的用法;"修"則取《爾雅》"治也"之訓,強調對既定制度的維護。二字連用常見于公文書儀,如明代《吏部職掌》載"奉修祖制"的行政準則。

二、持守德行之義 在儒家經典語境中,《禮記注疏》有"奉修厥德"的表述,指向對道德準則的踐行。清代《經義述聞》特别指出,該詞在《尚書》傳注中多用于描述賢臣對先王德政的承繼與發揚。

現代漢語中該詞主要保留在文獻研究、曆史考據等學術領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歸為"古語詞"條目,建議在當代書面語中酌情使用。需注意的是,該詞與同源詞"奉行"存在細微差異:"奉修"側重持續性的維護行為,而"奉行"強調即時性的執行動作。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古代漢語辭典》中華書局2014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奉修”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分析如下:

一、基本解釋

奉修(拼音:fèng xiū,注音:ㄈㄥˋ ㄒㄧㄡ)意為“尊奉并施行”,即遵循、執行某種規範或教導。該詞強調對上級、先人意志的遵從。


二、字義分解

  1. 奉:
    本義為“恭敬地接受并執行”,如“奉行”“奉命”等,可引申為尊崇、信仰等含義。
  2. 修:
    原指修繕、學習,此處引申為“踐行”或“實施”,與“奉”結合後強化了行動層面的遵從性。

三、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蜀志·谯周傳》中的記載:

“但奉修先帝所施,下為子孫節儉之教。”
意為:遵循并施行先帝制定的政策,向下傳達節儉的教誨。


四、近義詞


補充說明

“奉修”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下表達對傳統、政策的繼承與執行。

别人正在浏覽...

闇沕白旆茶晶長湯誠懇扯篷馳惶從令如流肚包法向加速度豐堂賦食高裡宮屯官統國事犯還精補腦鶴背隍下鹿教鞭稷稷精絕九乳積儹刊大卡其朗誦老婢烈燧離逷龍子幡鸾翔荦嶨緑葉緑花草蟒緞馬錢子夢鄉默藁末衖難心丸骈幹蒲菴七夕錢雀離浮圖懾栗深閉固拒勝負牲饩疏野娑羅雙樹天造草昧通文調武外奔玩忽危道翁仲五色挂錢先發小眚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