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懾栗的意思、懾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懾栗的解釋

栗栗危懼。 唐 裴铏 《傳奇·趙合》:“又太陰稍晦,即聞城之四隅多有人物行動聲,言雲:‘夜攻城耳。’城中懾栗,不敢暫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懾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è lì,表示因極度恐懼而戰栗發抖的狀态。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由“懾”(受威吓)和“栗”(害怕發抖)組成,形容人因強烈的恐懼或威脅而身心顫抖,常見于面對危險或強大壓力時的反應。

  2. 詳細解釋

    • “懾”:指被威吓、震懾的狀态。
    • “栗”:本義為發抖,如“戰栗”。
      二字結合後,強調因恐懼導緻的身心劇烈反應,例如在危險環境中感到極度不安。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 面對自然災害(如狂風暴雨)時的恐慌;
    • 遭遇強敵或威脅時的心理狀态;
    • 文學作品中渲染緊張、恐怖的氛圍。
  4. 例句與出處
    唐代裴铏《傳奇·趙合》中記載:“城中懾栗,不敢暫安”,描述守城者因敵軍夜襲而恐懼戰栗的情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如“屏氣懾息”)或詞語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懾栗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懾栗(shè lì)是一個動詞詞彙,用來形容因恐懼而顫抖或戰栗。

懾栗的拆分部首是心(xīn)和木(mù),心表示與感情相關的意思,木表示與樹木或戰栗相關的意思。

懾栗的總筆畫數為11畫,分别是心(4畫)+木(4畫)+一劃(3畫)。

懾栗的來源及繁體寫法

懾栗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形容司馬相如被項羽的威勢所吓得顫抖不已,意味着極度恐懼。

懾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慴慄,保留了原詞的意思和發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懾栗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心部的構造原本是“忄”,與今天的“心”略有差異。木部在古代寫成了“朩”,與現代的“木”略有不同。懾栗的古代寫法為慕枥,總筆畫數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看到那隻毒蛇,不禁懾栗起來。

2. 她被可怕的惡夢吓得渾身懾栗。

組詞

懾人、懾服、懾伏、懾怯、懾動(注意:這些詞并不都是常用詞彙,有些可能在特定語境中才會使用)

近義詞

畏懼、戰栗、發抖、恐懼

反義詞

鎮定、勇敢、無畏、大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