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蘋的意思、采蘋的詳細解釋
采蘋的解釋
(1).采集浮萍。《詩·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澗之濱。” 清 厲鹗 《蘋洲和鮑明府》之一:“日落采蘋去, 江 南春色明。”
(2).《詩·召南》篇名。《詩·召南·采蘋序》謂“《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左傳·隱公三年》:“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後因以“采蘋”贊美德行。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學士挽辭》:“種橘園林無舊業,采蘋洲渚有新篇。”
詞語分解
- 采的解釋 采 ǎ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選取,搜集,開發,利用:采訪(搜集尋訪)。采納(接受意見)。采集。采伐。采購。采掘。采寫。 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同“彩”。 〔采采〕盛多的樣子。 古代指官
- 蘋的解釋 蘋 (蘋) í 〔蘋果〕a.落葉喬木,開白花;b.這種植物的果實,球形,紅色或黃色,味甜或略酸。 (蘋) 蘋 ē 〔蘋萦〕回旋的樣子,如“争湍蘋蘋,汨活澎濞”。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采蘋”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一、本義:采集浮萍
“采蘋”原指在水邊采集浮萍的行為。浮萍在古代常被用作祭祀或日常食物,如《詩經·召南·采蘋》中記載:“于以采蘋?南澗之濱。”清代厲鹗的詩句“日落采蘋去,江南春色明”也描繪了這一場景。
二、《詩經》篇章與引申義
-
《詩經·召南》篇名
《采蘋》是《詩經·召南》中的一篇,内容描述貴族女子遵循禮法準備祭祀的過程。《毛詩序》稱其主題為“大夫妻能循法度”,強調德行與禮制的遵循。
-
象征美德
後世以“采蘋”借指品德高尚、恪守禮法的行為。如《左傳·隱公三年》将《采蘋》與《采蘩》并列,喻示“昭忠信”的道德典範。
補充說明
- 讀音與字形:
“蘋”在此讀作píng,指浮萍(繁體為“蘋”),與表示蘋果的“蘋”(現代簡寫)不同。
- 文化關聯:
該詞體現了古代禮樂文化中自然勞作與道德教化的結合,兼具生活與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采蘋》詩文内容,可查閱《詩經》原文或相關注釋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采蘋》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采摘蘋果。它的拆分部首為“采”和“蘋”,部首分别為“采”和“艹”。根據筆畫順序,它的筆畫數為9。該詞語的來源比較簡單明了,就是指采摘蘋果的行為。
至于繁體字,一般情況下《采蘋》這個詞的繁體字還是保持漢字的基本形态,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比較接近現在的寫法,不過一些古代文獻中的寫法可能會略有差異。
舉個例句:“今天我們一起去采蘋吧!我特别想吃新鮮的蘋果。” 這樣的句子中,采蘋表示一種行動或活動,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
與《采蘋》相關的組詞有很多,比如采摘、果園、水果等等。近義詞包括采摘蘋果、摘取蘋果等。反義詞可能就沒有太多明顯的對立詞了,因為采蘋是一種正常的行為,沒有直接的反義詞可以對應。
希望這些内容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