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官名。《周禮·夏官·山師》:“掌山林之名,辨其物與其利害,而頒之于邦國,使緻其珍異之物。”
“山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起源與職責
山師是周代官職,隸屬于夏官系統,主要負責山林資源管理。其職責包括辨别山林物産、記錄利弊,并向各邦國頒布相關法令,要求地方進貢珍稀物産。
《周禮·夏官·山師》 記載:“掌山林之名,辨其物與其利害,而頒之于邦國,使緻其珍異之物。”
官職結構
根據記載,山師設有中士2人、下士4人,并有府、史、胥、徒等輔助人員,共56人。
教育機構簡稱
現代常作為師範類院校的簡稱,例如:
文學意象
部分語境中可比喻隱居山野的修行者或學者,如“山中之師”,但此用法較少見。
“山師”以古代官職為核心含義,現代多用于高校簡稱。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院校信息,可參考相關學校官網或文獻。
山師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了“山”和“師”兩個字。
拆分部首:山(小山)+ 師(巾)
筆畫:山(3畫)+ 師(5畫)
山師一詞沒有特定的來源或出處。在現代漢語中,它通常用來表示“山中的老師”或“山間的教師”,指的是在山區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
繁體字“山師”。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關于“山師”的古代寫法恐怕沒有明确的資料可查。
1. 他是一位山師,為周邊山區的孩子們提供教育支持。
2. 我們在山師的幫助下,逐漸擁有了更好的教育資源。
山區、山間、教師、老師、教育、支持
鄉村教師、農村教師、山村教師
城市教師、都市教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