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受署的意思、受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受署的解釋

接受委任。 三國 魏 曹操 《爵封田疇令》:“及孤奉詔征定 河 北……時加禮命, 疇 即受署。” 唐 柳宗元 《唐故嶺南經略副使禦史馬君墓志》:“君凡受署,往來 桂州 、 嶺南 、 江西 、 荊南道 ,皆大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受署

釋義

“受署”為古漢語詞彙,指接受官職任命或正式就任某一職務,強調對職位的正式接納與履職責任。


一、核心釋義與字源解析

  1. 字義分解

    • 受:接納、承擔。《說文解字》:“受,相付也。”
    • 署:官署、職位。《玉篇》:“署,置也,位也。”

      合指接受官職委任,如《後漢書·劉恺傳》:“恺性笃古,稱疾不起,久乃受署。”

  2. 古代官制中的特殊含義

    漢代至魏晉時期,“署”特指試用或代理職務。官員需通過考核方能轉正,故“受署”含試用履職之意。例:

    《漢書·翟方進傳》:“初受署為郎,後轉博士。”


二、權威文獻例證

  1. 《後漢書·馬援傳》

    “援奏言西于縣戶有三萬二千,宜分為兩縣。诏許之,遂受署為西于令。”

    (馬援受任西于縣令,體現正式任命。)

  2. 《晉書·職官志》

    “凡新官初受署,皆試守一歲,乃為真。”

    (新官需經一年試用期,考核合格後方可轉正。)


三、現代延伸用法

雖為古語,現代漢語偶用于正式場合的職務接受,如:

“他受署為協會理事長,主持改革事務。”

(強調職務的莊重性與責任歸屬。)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3. 《後漢書》卷二十四,國學網原文鍊接(需訂閱訪問)。
  4. 《晉書·職官志》電子版,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絡擴展解釋

“受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例證:

    • 三國時期曹操在《爵封田疇令》中提到:“時加禮命,疇即受署”,指田疇接受官職。
    • 唐代柳宗元在《唐故嶺南經略副使禦史馬君墓志》中描述:“君凡受署,往來桂州、嶺南、江西、荊南道”,說明馬君多次接受職務調遣。
  2. 語境特點:

    • 多用于官方文書或曆史記載,強調對上級任命或職責的正式接受。
    • 與“受命”“就職”等詞義相近,但更側重書面化表達。

三、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三國志》《柳宗元文集》等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暧廼白日青天本科彼蒼秉铎伯夷叔齊不期修古倉庾殿宇甸子丁方丁頭飛矰風布鳳頭钗鳳子功裘詭形奇制貴友鶴巢雲弘懿黃公罏昈昈回帶隳廢鹘睛箭籌匠畫稽服踦屦警司盡皆酒台譏谀欬唾虧教牢姐冷待聯對靈心留動荦荦埋羹太守馬角生甯缺毋濫排蹙龐眉鶴發貧國籤兵牽蘿莫補三大書聖則奢豫殊恩水洩不漏厮養條畫頭發窪尊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