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受署的意思、受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受署的解釋

接受委任。 三國 魏 曹操 《爵封田疇令》:“及孤奉詔征定 河 北……時加禮命, 疇 即受署。” 唐 柳宗元 《唐故嶺南經略副使禦史馬君墓志》:“君凡受署,往來 桂州 、 嶺南 、 江西 、 荊南道 ,皆大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受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例證:

    • 三國時期曹操在《爵封田疇令》中提到:“時加禮命,疇即受署”,指田疇接受官職。
    • 唐代柳宗元在《唐故嶺南經略副使禦史馬君墓志》中描述:“君凡受署,往來桂州、嶺南、江西、荊南道”,說明馬君多次接受職務調遣。
  2. 語境特點:

    • 多用于官方文書或曆史記載,強調對上級任命或職責的正式接受。
    • 與“受命”“就職”等詞義相近,但更側重書面化表達。

三、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三國志》《柳宗元文集》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受署——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詞

在古代漢字中,有一些詞語常常讓人們猜測其意思,其中之一就是“受署”。接下來,我們将深入探究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詞彙。

意思

“受署”一詞的意思是指接受或承擔官方的任命或委派。這個詞經常出現在古代文獻和曆史記錄中,常常涉及到官職、使命或任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受署”的拆分部首是“又”和“罒”,其中“又”是右手的意思,“罒”是帽子或罩子的意思。按順序依次是五畫和四畫。

來源和繁體

“受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職制度。在古代,當一個人被委任或任命為某個職位的時候,他就需要“受署”,即接受官方的命令和委派,并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繁體字“受”也用于表示接受、接納、聽從等含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發展經曆了一些變化。根據古代漢字的記載,早期的“受”字由“廣”和“㐄”組成,即由一個類似于“廣”字的部首,上面加一個類似于“忄”的部分。後來,這個字的寫法逐漸演變為現代所見的形式。

例句

1. 他受署為村長後,付出了很多努力來改善村莊的生活條件。

2. 他樂意受署,盡忠職守。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受署”相關的一些詞彙包括:

1. 組詞:

接受、承擔、委任、任命

2. 近義詞:

接納、聽從、履行、守責

3. 反義詞:

拒絕、拒受、不受、不承擔

通過本文,我們了解了“受署”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一些相關的詞彙。這讓我們對這個詞更加了解和認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