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蚊的意思、鹪蚊的詳細解釋
鹪蚊的解釋
焦螟與蚊蟲。比喻極微小的東西。鷦,通“ 焦 ”。 唐 駱賓王 《上兖州崔長史啟》:“ 賓王 瓶筲小器,鷦蚊末才。”參見“ 鷦巢蚊睫 ”。
詞語分解
- 鹪的解釋 鹪 (鷦) ā 〔鹪鹩〕鳥,體長約十厘米,背赤褐色,腹灰褐色,尾短,捕食小蟲。亦稱“桃蟲”、“巧婦”。 〔鹪莺〕鳥,體長十餘厘米,鳴聲似貓叫,食蟲,對農作物有益。 (鷦) 筆畫數:; 部首:鳥; 筆
- 蚊的解釋 蚊 é 昆蟲,種類很多。雄的吸植物的汁液,雌的吸人畜的血液,有的傳染疾病。幼蟲稱“孑孓”:蚊子。蚊香。蚊帳。聚蚊成雷。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鹪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jiāo wén
- 本義:指“焦螟與蚊蟲”,比喻極其微小的事物。其中“鹪”通“焦”,強調細微、渺小之意。
- 示例:古文中可能用于形容難以察覺的細節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如“鹪蚊之微,不可忽視”。
2.引申含義
- 形容小巧靈動:部分資料提到“鹪蚊”由“鹪鹩(小鳥)”和“蚊子”組合而成,引申為形容人或物小巧輕盈、靈動敏捷的狀态。
- 使用場景:可用于文學描寫,如形容女子體态輕盈,或工藝品的精巧。
3.注意點
- 通假字現象:“鹪”與“焦”通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 權威性差異:高權威來源(如)更側重“微小事物”的本義,而中等權威來源補充了引申的形容用法。
4.總結
- 若強調“微小”,取本義;若描述“靈巧”,取引申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合適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鹪蚊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鹪蚊》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小型的鳥類。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鹪」和「蚊」。
「鹪」是一個單獨的字,拆分部首為「鳥」,它的基本筆畫有10畫。
「蚊」是一個單獨的字,拆分部首為「蟲」,它的基本筆畫有11畫。
來源和繁體寫法
「鹪蚊」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文獻和文學作品,比如《山海經》和《詩經》等。它形象地描繪了一種小巧玲珑的鳥類。
在繁體字中,「鹪蚊」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改變,所以「鹪蚊」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我們可以參考一些古代文獻中的描繪,給出一個示例:「鷦蚊」。
這個寫法中,「鷦」包含有「鳥」的部首,「蚊」則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我在花園裡看到一隻鹪蚊在樹枝上跳躍。
2. 這種鹪蚊的鳴叫聲非常動聽,就像天籁之音。
3. 鹪蚊的體型雖小,卻有着敏銳的視覺和聽覺。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鹪蚊群、鹪蚊舞、鹪蚊鳴。
近義詞:文鳥、琴鳥、童莺。
反義詞:大鳥、巨鳥、鸷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