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奉己的意思、奉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奉己的解釋

(1).謂養護己身,無所作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蔿呂臣 實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杜預 注:“言其自守無大志。”《南史·後妃傳下·陳文沉皇後》:“ 欽 素無伎能,奉己而已。” 清 錢謙益 《向言上》之四:“夫奉己而不在民,近代大臣之通病也,百姓之所仇而敵國之所喜也。”

(2).奉養自己。 唐 韓愈 《陪杜侍禦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禮賢道何優,奉己事苦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奉己(fèng j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用法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養護自身

    指專注于自身的修養或生計,帶有自我約束、克己的意味。

    古籍例證: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奉己而已,不在民矣。」(意為:隻顧及自身,不關心百姓)

    《史記·貨殖列傳》亦有類似用法,強調自我保全之道。

  2. 遵行自身準則

    引申為堅守個人原則或本分,不隨波逐流。

    例:宋代文人筆記中常見「奉己以儉」的表述,指恪守儉樸之道。


二、字源與結構分析


三、文化内涵

該詞蘊含儒家「克己複禮」思想,如《論語·顔淵》中「克己」即與「奉己」精神相通,均主張通過自我約束達成道德完善。在道家文獻中亦可見類似概念,但更側重自然無為的修身觀。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于文言化表達或學術論述中,例如:

「他一生奉己甚嚴,淡泊名利。」

常見于人物傳記、曆史評述類文本。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鍊接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華書局影印版
  3.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官網
  4. 《左傳》通行校注本(中華書局)
  5. 北京大學CCL語料庫(現代用例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奉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èng jǐ,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養護己身,無所作為
    這一含義源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的記載:“蔿呂臣實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杜預注解說其“自守無大志”,指人隻關注自身利益或安全,缺乏為他人或公共事務付出的志向。例如《南史》中提到“欽素無伎能,奉己而已”,也體現了這種消極态度。

  2. 奉養自己
    唐代韓愈在詩作中寫道:“禮賢道何優,奉己事苦儉”,此處“奉己”指個人生活的簡樸奉養,強調自我約束。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可參考《左傳》及唐代詩文相關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拜慰變容改俗碧油不幹唱言讒蠅程約打夥打聽大顯神通豆稭灰對牀敦率兒皇負局生服養弓弰公私兩濟購賞诟噪廣舃互郎縠紋嘉麗階柳庭花祭哜極星鈞金束矢恪謹梁倡靈景離奇路向率府罵大街賣租面面俱圓民曹銘注母弦殍餓潛身遠迹跂首蚑行蠕動遶弄人取我與宂劇三汛食淡獅子滾繡球受降城收業霜彩豎旗杆襪口無効纖姣小婁羅孝帏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