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率的意思、敦率的詳細解釋
敦率的解釋
(1).謹守;恪遵。 晉 陸機 《辯亡論下》:“敦率遺典,勤民謹政。”
(2).猶敦勉。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僕年志已就衰退,不可自敦率。” 樊汝霖 注:“敦率,猶敦勉也。” 清 方苞 《送左未生南歸序》:“餘衰病多事,不可自敦率。”參見“ 敦勉 ”。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率的解釋 率 à 帶領:率領。統率。率隊。率先(帶頭)。率獸食人(喻暴君殘害人民)。 輕易地,不細想,不慎重:輕率。草率。率爾。率爾操觚(“觚”,供寫書用的木簡;意思是輕易地下筆作文)。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網絡擴展解釋
“敦率”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1.謹守、恪遵
指嚴格遵守典章制度或道德規範。例如:
- 晉代陸機在《辯亡論下》中提到:“敦率遺典,勤民謹政。”意為恪守先代法典,勤勉治理民衆。
- 唐代韓愈在《答劉秀才論史書》中自述年老衰退,無法再“自敦率”(自我約束遵守職責),體現對規範的重視。
2.敦勉
表示勸勉、督促。例如:
- 韓愈的《答劉秀才論史書》被樊汝霖注解為:“敦率,猶敦勉也。”即強調自我督促。
- 清代方苞在《送左未生南歸序》中也用“不可自敦率”表達無法再自我勉勵的狀态。
補充說明
- 構詞解析:“敦”有厚道、誠懇之意(如“敦樸”“敦促”),“率”可表遵循或率導,組合後引申為恪守規範或勸勉行為。
- 現代應用: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古文鑒賞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中的用法,可參考《辯亡論》《韓愈文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率》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真誠和率直。下面是關于該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部首和筆畫:《敦率》的部首是言,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敦率》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并且在現代漢語中仍然使用。
繁體:《敦率》的繁體寫法為「惇率」。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敦率》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意思和現代用法相同。
例句:他的敦率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組詞:可以使用《敦率》這個詞來組成其他詞彙,如「敦厚」、「率直」等。
近義詞:《敦率》的近義詞包括「真誠」、「坦率」、「誠實」等。
反義詞:與《敦率》相對的反義詞可能是「虛僞」、「狡詐」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你理解《敦率》這個詞的意思和相關内容。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