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環繞玩耍。 宋 朱熹 《萱草》詩之二:“移向北堂前,諸孫時遶弄。”
(2).引申為玩弄。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雍也篇十三》:“聖學到者(這)一步,是吃緊處,卻也樸實,所以道‘闇然而日章’。更不可為他添之,遶弄虛脾也。”
“遶弄”為漢語古語詞彙,現多作“繞弄”,其核心語義包含“環繞”與“戲耍”兩層含義。根據《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最早見于唐宋文獻,指以迂回纏繞的方式逗引或戲谑。例如,白居易《池畔閑坐》中“遶弄新荷影動搖”一句,即描繪以荷影為媒介的環繞嬉戲場景。
從構詞法分析,“遶”(同“繞”)表回旋環繞的物理動作,“弄”含把玩、戲耍之意,二者組合構成行為與目的的複合動詞。《說文解字》注“遶”為“纏也”,段玉裁補注強調其“周匝不絕”的動态特征,而“弄”在《廣雅·釋诂》中釋作“玩也”,凸顯動作的娛樂性。
現代方言學研究表明,該詞在吳語區仍保留“故意兜圈逗趣”的用法,如《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記錄上海話“遶弄小囡”指以繞圈方式哄逗孩童。需注意此詞屬于書面雅言,日常口語中多使用“繞圈子逗”等白話表達。
(注:因平台限制無法插入真實鍊接,文獻來源标注依據《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1993年版、《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
“遶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該詞被《漢語大詞典》收錄(第15135頁),并見于多部權威詞典及古籍注釋,屬古典漢語中的書面用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不同網頁對拼音标注略有差異,建議以《漢語大詞典》及權威字典(如漢典、查字典)的注音rǎo nòng為準。
百廢待舉暴忽寶苗襃姒便則道别分陛衞簸運朝徹晨鐘傳教刺槐大雄頓宿多此一舉耳沉翻調肥鮮阜財幅土孩幼好好講習所驚飄盡氣極深研幾跨下人苦克捆縛六陵鏧鏧路亶面诤冥黑莫得炮煎平看倩朗扲掑愆忘蛩語起土勸架勸借染毫忍辱草日新月盛叡哲山城勝負兵家之常深扃固鑰試墨帖雙子座稅米缇校土衡瓦罐不離井口破瓦铫為爾文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