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母弦的意思、母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母弦的解釋

弦樂器上的粗弦。與“子弦”對稱。 宋 姜夔 《徵招》詞小序:“琴家無媒調,商調之類皆徵也,亦皆具母弦而不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母弦”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專業的詞語,主要用于描述弦樂器的結構,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母弦指弦樂器上的粗弦,與細的“子弦”對稱存在。這種命名體現了弦的粗細差異及音高關系,粗弦通常用于演奏低音部分。

  2. 文獻來源
    宋代詞人姜夔在《徵招》詞小序中提到:“琴家無媒調,商調之類皆徵也,亦皆具母弦而不用。”說明古琴等傳統樂器中,母弦雖存在但可能因調式需求未被實際使用。

  3. 結構與功能
    從漢字結構看,“母”為獨體字,“弦”為左右結構,但此處的“母”主要強調弦的主次關系,而非字形本身。在樂器中,母弦因較粗,振動頻率低,音色渾厚,常作為基礎音支撐。

  4. 相關術語

    • 子弦:與母弦相對的細弦,音高較高,多用于演奏旋律。
    • 無媒調:古琴調式之一,可能因不啟用母弦而得名(如姜夔所述)。
  5. 現代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傳統音樂或古琴研究領域,日常使用較少。若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琴專業文獻。

總結來看,“母弦”是傳統弦樂器的重要部件概念,其定義和用途在曆史文獻與樂器實踐中均有明确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母弦

《母弦》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其中,“母”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弦”是這個詞的其他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母”是由上、中、下三個部分構成的擴展部首,它的筆畫數為4畫;“弦”是由左右兩個部分構成的字,它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左傳·文公十五年》這篇文章中。

繁體

在繁體字中,“母”保持不變,而“弦”字的寫法為「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總體上仍然是由相同的部首和字體構成。

例句

1. 他輕輕地撥動着琴弦,美妙的音樂在空氣中飄蕩。

2. 我們需要一個有母弦的樂器來演奏這首曲子。

組詞

母子、母親、弦樂、弦線等。

近義詞

琴弦、吉他弦、琵琶弦等。

反義詞

母雞、父親、斧頭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