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無魚的意思、馮子無魚的詳細解釋
馮子無魚的解釋
比喻懷才不遇。 明 吳寬 《綠牡丹·強吟》:“問口向人,可信 張郎 有舌;肉食者鄙,寧憐 馮子 無魚。”參見“ 馮驩彈鋏 ”。
詞語分解
- 馮子的解釋 尊稱“馮”姓之人。指 戰國 時 孟嘗君 門客 馮驩 。 唐 駱賓王 《釣矶應诘文》:“嗟乎!勢牽於人,道窮乎我,将欲以下座而歌 馮子 ,又安能中轍而呼 莊周 哉!” 明 李夢陽 《九子詠·劉戶部遠
- 魚的解釋 魚 (魚) ú 脊椎動物的一類,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鱗和鳍,用鰓呼吸,冷血:魚蝦。魚蟲。魚網。魚躍。魚貫(像魚遊一樣先後相續)。魚雁(書信,信息)。魚米鄉。魚尾紋。魚目混珠。魚質龍文(喻虛有其表)。 姓
網絡擴展解釋
“馮子無魚”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比喻懷才不遇,形容一個人雖有才能卻得不到施展的機會或未被重視。
二、典故起源
成語化用自戰國時期馮驩(馮谖)彈铗的典故。馮驩曾投靠孟嘗君,初期因待遇不佳,彈铗(劍柄)作歌抱怨“食無魚”,後因其才能逐漸被重用。明代吳寬在《綠牡丹·強吟》中引用此典,寫道:“問口向人,可信張郎有舌;肉食者鄙,甯憐馮子無魚”。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表達對人才被埋沒的惋惜,或自況境遇。例如描述某人長期專注某領域卻無成果,或感慨自身際遇不順。
四、補充說明
“馮子”指馮驩,“無魚”對應其初期窘境。成語通過曆史人物的經曆,抽象出懷才不遇的普遍意義,具有文化隱喻色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戰國策·齊策四》中“馮谖客孟嘗君”的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馮子無魚,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事情或行動無法達成預期目标或無法取得理想的結果。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詞的構成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馮(非農):部首為冖,筆畫數為5;
子(子女):部首為子,筆畫數為3;
無(沒有):部首為無,筆畫數為4;
魚(水中生物):部首為魚,筆畫數為8。
來源:
《馮子無魚》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逍遙遊》篇,其中寫到馮子乘船釣魚無所獲,而莊子卻在岸上徒步遊玩時獲得了大魚。這個故事用來比喻一些事情可能因為錯誤的方法或行動不當而無法達到預期目标。
繁體:
馮子無魚
古時候漢字寫法:
馮子無魚
例句:
他花了很多努力,但最終還是馮子無魚,沒有得到他期望的工作機會。
組詞:
馮婦(形容過分操勞的婦女)
馮虛禦風(形容逍遙自在,毫無羁束)
無魚之屍(形容無用的東西)
近義詞:
努力白費、竹籃打水一場空
反義詞:
事半功倍、一網打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