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侍養的意思、侍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侍養的解釋

[wait upon] 侍候奉養(長輩)

侍養老人

詳細解釋

奉養。《墨子·兼愛下》:“是以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以終其壽。”《史記·汲鄭列傳》:“ 渾邪 率數萬之衆來降,虛府庫賞賜,發良民侍養,譬若奉驕子。”《晉書·孝友傳·盛彥》:“母 王氏 因疾失明, 彥 每言及,未嘗不流涕。於是不應辟召,躬自侍養。” 元 關漢卿 《窦娥冤》第四折:“俺婆婆年紀高大,無人侍養。”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孝親》:“﹝ 純皇 ﹞每巡幸 木蘭 江 浙 等處,必首奉慈輿,朝夕侍養。”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這婚姻傷透了她的心,而且為了侍養老祖父,她就不想很快結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侍養”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ì yǎng,其核心含義是奉養長輩,尤其指通過日常照料和提供生活所需來表達對長者的尊敬與關懷。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對長輩(如父母、祖父母)的侍候與供養,包含物質支持和生活照料雙重意義。例如《墨子·兼愛下》中提到“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以終其壽”,強調對無依無靠老人的照顧。

  2. 單字拆解

    • 侍:本義為“伺候、陪同”(如“侍立”“服侍”),體現陪伴與照料的行為。
    • 養:指“撫育、供給生活所需”(如“贍養”“養育”),側重物質層面的支持。

二、使用語境

  1. 古典文獻中的典型用例

    • 《史記·汲鄭列傳》:“發良民侍養,譬若奉驕子”,描述朝廷征調百姓奉養歸降者。
    • 關漢卿《窦娥冤》:“婆婆無人侍養”,表達對長輩無人照顧的擔憂。
  2.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例如法律條文或倫理讨論中,強調子女對父母的贍養責任。日常口語中更常用“贍養”“照顧”等詞替代。


三、相關辨析


四、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儒家“孝道”思想,如《晉書·盛彥傳》記載盛彥因母親失明而辭官侍養,體現了傳統倫理中對孝行的推崇。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權威典籍如《墨子》《史記》,或現代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侍養的意思

侍養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指代照顧、照料、服侍等意思。它通常用于描述對人或動物的照料和照顧,尤其是對需要專門照料的人群或動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侍養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亻"和"口"。它由7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字

侍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語中,其含義與現代相似。侍的本義是侍奉,而養則是照料、撫養的意思。它們的組合使用可以理解為"侍奉照料"的意思。在繁體字中,侍養的寫法為「侍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侍養也有一些不同的變體。例如,在《說文解字》中的古代字形寫作「侀養」,在《康熙字典》中則寫作「侀養」。這些變體雖然寫法有所差異,但都傳遞着相似的含義。

例句

1. 她侍養了多年的父親終于康複了。

2. 這個動物園專門侍養殘疾動物,讓它們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

組詞

1. 侍奉: 指照料、服侍某人。

2. 養護: 指護理、保養。

3. 撫養: 指照料、撫慰。

4. 侍從: 指陪侍、服侍主人的人。

近義詞

1. 照料: 與侍養意思相近,指照顧、護理。

2. 照顧: 與侍養意思相近,指關心、呵護。

3. 撫養: 與侍養意思相似,指給予生活、教育上的照料。

反義詞

1. 忽視: 與侍養相對,指不注意、不關心。

2. 丢棄: 與侍養相對,指抛棄、遺棄。

3. 輕待: 與侍養相對,指不重視、不待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