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嶽的意思、隆嶽的詳細解釋
隆嶽的解釋
對 春秋 齊國 的敬稱。《管子·小匡》:“﹝ 桓公 ﹞南據 宋 鄭 征伐 楚 ,濟 汝水 ,踰 方城 。望 文山 ,使貢絲於 周 室。 成周 反胙於 隆嶽 , 荊州 諸侯莫不來服。” 尹知章 注:“ 周 室有事,歸胙於 齊 。 齊 , 太嶽 之後,故言 隆嶽 。”參見“ 隆姬 ”。
詞語分解
- 隆的解釋 隆 ó 盛大,厚,程度深:隆冬。隆重(恘 )。 興(塶 )盛:興隆。隆盛(坣 )。 高,高起:隆起。隆穹。隆準(高鼻梁)。 尊崇:隆師。 姓。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嶽的解釋 嶽 è 高大的山:五嶽(中國五大名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稱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嶽丈。嶽父。嶽母。叔嶽。 姓。 '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隆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文獻和用法區分:
一、曆史專稱(主流含義)
指對春秋時期齊國的敬稱,源于齊國是太嶽(古代四嶽之一)的後裔。該用法最早見于《管子·小匡》記載齊桓公事迹,周王室将祭肉賜予齊國時稱“隆嶽”。尹知章注解:“齊為太嶽之後,故稱隆嶽”,凸顯齊國在諸侯中的地位。
二、自然景觀形容(引申用法)
現代漢語中偶見用于形容山勢高聳雄偉,或比喻人的威嚴氣勢。例如“隆嶽聳立”描述高山壯麗,“氣如隆嶽”形容氣場強大。但此用法較少見于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在曆史文獻中多指代齊國;現代語境下若描述自然或人物,則偏向比喻性表達。建議優先參考《管子》《漢典》等權威來源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隆嶽(lóng yuè)一詞拆分為“隆”和“嶽”兩個部分。其中,“隆”是指高大、偉岸的意思;“嶽”表示高聳的山峰。“隆嶽”指的是高大而險峻的山峰,也可用來形容雄奇壯麗的景象或氣勢恢宏的事物。
拆解部首和筆畫:
- “隆”字的部首是“阝”,表示與山有關;
- “嶽”字的部首是“山”,表示山。
“隆”字的筆畫數為10畫,依次為橫、捺、撇、豎、丿、豆、橫、豎、豎、撇。
“嶽”字的筆畫數為7畫,依次為豎、橫、撇、丿、撇、丿、橫。
來源:
“隆嶽”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乾卦》中,用來形容高大的山峰。
繁體:
“隆嶽”在繁體中的字形保持不變,仍然是寫作“隆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書法中,對于“隆嶽”這個詞,沒有特定的古漢字寫法,一般使用隸書或篆書的字體進行書寫。
例句:
1. 這座山被稱為隆嶽,高聳于天,宛如一根連接天地的巨柱。
2. 他的聲音宏亮如隆嶽之音,威嚴而富有感染力。
組詞:
1. 隆起:形容物體由低變高,高大突起的動作或狀态。
2. 嶽父:指妻子的父親。
3. 高嶽:指高大險峻的山峰,形容雄偉壯麗。
近義詞:
1. 峰巒:形容山峰衆多,連綿起伏的景象。
2. 磅礴:形容氣勢雄渾、宏偉壯麗的景象。
反義詞:
1. 平坦:形容沒有高低起伏,平整的地面或表面。
2. 矮小:形容高度低或身材矮小的物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