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獻壽禮。 唐 沉亞之 《秦夢記》:“公主七月七日生, 亞之 嘗無貺壽。内史 廖 曾為 秦 以女樂遺 西戎 , 戎 主與 廖 水犀兩合。 亞之 從 廖 得以獻公主。公主悅受。”
“贶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釋義
“贶”指賜予、饋贈,“壽”指壽禮,合意為向他人贈獻壽禮的行為。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中,表達對壽者的祝福。
詞性拓展
文化背景
該詞體現了古代禮儀文化中“禮尚往來”的社交傳統,尤其在貴族階層,壽辰贈禮具有維系人際關系和彰顯身份的功能。
現代使用
當代語境中已罕見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仿古文體創作,如“設宴贶壽”等仿古表達。
《贶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祝賀壽命長壽。
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貝(貝貝)和壽(包囗寸)。
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其中貝部部首貝的筆畫數為7畫,壽部部首壽的筆畫數為4畫。
《贶壽》的來源是由贶(貝貝)和壽(包囗寸)兩個字組合而成。贶意為贈送、贈予,壽意為壽命長壽。因此,《贶壽》的意思是贈送祝福壽命長壽。
《贶壽》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贶壽」。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贶的寫法為「賑」,壽的寫法為「壽」。
1. 我們一起向老人賀壽,為他祝福贶壽。
2. 朋友們紛紛前來賀壽,向壽星送上贶壽禮物。
1. 贶歲(祝福迎新歲)
2. 壽宴(壽誕的盛大宴會)
3. 賀壽卡(祝福壽星的賀卡)
1. 祝壽
2. 壽誕
1. 哀悼
2. 祭奠
【别人正在浏覽】